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世纪巨灾追究责任 宏福苑须拆卸重建

(来源:信报手笔)

大埔宏福苑乍现烧至满目疮痍的世纪巨灾,烈焰熊熊的五级火酿成至少83人死亡,包括1名殉职消防员。就算性命可保,宏福苑居民一夜之间家园尽毁,日常生活顿变一无所有。如此一宗震惊全世界、受国际传媒广泛报道的悲剧,肯定不是天灾,无可辩驳是人祸,问题是谁该负上最大责任。

追究责任的首要对象当然是维修公司,警方拘捕3名本地男子涉嫌误杀,他们是维修公司的两名董事及1名工程顾问,年龄介乎52至68岁。廉署成立专案小组,就维修工程可能涉及贪污展开全面调查。

宏福苑火势之所以一发不可收拾,关键原因是俗称棚网的棚架保护幕不符合阻燃性的认可标准,合理推测是有人贪图利益,所以偷工减料。

根据劳工处的《竹棚架安全工作守则》,棚网必须具备阻燃性才可采用。守则虽然不是法例,但有特殊的法律地位。据了解,事发前已有人向政府投诉棚网易燃。劳工处回应传媒查询时表示,处方自去年7月起至今年11月期间,对宏福苑工程共进行16次巡查,包括查看棚架上铺设棚网产品质量证书是否符合要求,并按风险为本的原则,多次以书面警告方式提醒承建商采取适当的防火措施。劳工处最近一次巡查于上周四(20日)进行,并于巡查后再次书面提醒承建商采取适当防火措施的必要性。

既然劳工处的巡查工作持续一年多,而且发现防火措施不足,予以多番警告,那么难免让人质疑,为何不强制勒令维修公司弃用缺乏阻燃性的棚网?如果劳工处依法取缔不符标准的施工物料,宏福苑也许可免于沦为人间炼狱。政府部门对于楼宇工程的监管是否有效,亦该成为检讨课题。

世纪巨灾的善后工作将是极具挑战性的艰难任务,因为灾民多达四千人,他们全部无家可归。值得欣慰的是,香港再次展现守望相助的人道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埔街坊第一时间群策群力为灾民伸出援手。李嘉诚基金会宣布,拨款3000万元设立紧急援助基金,并将拨出额外5000万元的后续支援计划,助力社区重建复元。此外,李兆基基金捐款3000万元,澳门霍英东基金会、香港霍英东基金会及霍英东集团捐款3000万元,周大福集团捐款2000万元,为受火灾影响的居民提供紧急援助。香港电讯亦向居民提供数据卡及手提电话。尚有其他企业乐善好施,捐款名单不能尽录。

政府方面,行政长官李家超宣布,将向每户灾民派发1万元应急,同时成立“大埔宏福苑援助基金”,政府出资3亿元,并接受捐款,当局已开设一个中银香港户口接受捐款。李家超又说,发展局已与业界会面,商讨推进金属棚架取代传统竹棚架的路线图。

捐款固然可解灾民燃眉之急,但更加重要的是安置居所。安置该分两个步骤,一是短期的临时栖身,二是长远的拆卸重建。政府成立“应急住宿安排工作组”,已于青年宿舍及酒店物色1000个单位,可住宿一至两星期,后续会以房协专用安置公屋和政府过渡屋等协助。

宏福苑不得不拆卸重建,因为猛火焚烧几十小时,钢筋混凝土经过长时间逾千度高温折腾,核心结构恐已受损,维修成本甚至高过重建,所以拆卸是比较合理的选择。以1996年佐敦嘉利大厦大火为例,整幢大厦烧了超过二十小时,极高温导致石屎墙身严重膨胀剥落,钢筋外露甚至变形,电力及公共设施严重损毁,业主立案法团放弃修复,最终由华润集团收购拆卸,2007年重建为佐敦荟。

假设宏福苑果然决定拆卸重建,所需时间动辄几年,那么政府对于灾民的临时栖身安排就有必要作出周详部署。政府不妨考虑将灾民集体迁至新建居屋,待宏福苑重建后再以新居屋的面貌推出市场。

凶焰虽无情,人间却有爱。烈火吞噬宏福苑诚属悲剧,但港人发挥火凤凰劫后重生的坚强意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世纪巨灾追究责任 宏福苑须拆卸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