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载砥砺深耕,五载春华秋实。当时光的画卷从2021铺展至2025,作为南京主城中心,鼓楼区以民生为本、创新为笔、人文为墨,在新时代挥毫写就“首善之区、幸福鼓楼”的崭新篇章——“十四五”时期,全区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纵深推进“全域首善、全域创新、全域美丽、全域幸福”建设,以不到全市1%的土地面积,贡献了近12%的经济总量和15%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交出了一份综合实力持续领跑、创新动能澎湃激荡、城乡面貌精致焕新、民生福祉温暖厚实的精彩答卷。
经济之轮行稳致远,全域首善实力历史性跨越
金川河的粼粼波光,映照着现代服务业的璀璨繁星;紫峰大厦的玻璃幕墙,折射出楼宇经济的蓬勃浪潮。面对有限的物理空间,鼓楼区精耕细作、多点发力,经济之轮行稳致远。
五年来,鼓楼区攻坚克难、突破提升,经济底盘持续巩固,发展能级显著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4.8%,2023年突破2000亿元大关,2024年2140.4亿元,2025年预计超过2200亿元,连续八年跨越十个百亿级台阶,经济密度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这片山水城林、人文荟萃之地,同样涌动着品质消费的潮流磁场。2021年至2024年,鼓楼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创新高,2024年达1289亿元,总量连续四年位居全市榜首,2025年预计突破1350亿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建设步履铿锵。
这里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枝繁叶茂。全区共有商办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规模楼宇125幢,总商办面积约381万平方米。2024年税收亿元以上楼宇31幢、10亿元楼宇5幢,数量位居全市前列。2025年获评“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指数标杆范例城区”,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行政区,并同时入选“2025中国楼宇经济发展指数标杆城区30强”,位列第九,彰显了强大的资源集聚与辐射带动力。
创Hehson潮奔涌不息,全域创新能级系统性提质
鼓楼区精心布局以科创产业为核心,现代金融、航运物流为支撑,商贸文旅、软件信息、专业服务协同发展的“1+2+3”经济体系;全力推动鼓楼创新广场、苏宁慧谷、幕府创新小镇、智梦园等优质硅巷载体建设。通过实施“科创森林”建设工程,构建起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大中小企业梯次并进的创新矩阵。
五年来,全区创新生态全面优化,发展战略深入实施。2024年,鼓楼区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00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1700家。2021年至2025年,累计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家;16家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达104件,成功获批“江苏省知识产权建设示范区”,连续四年位列全国创新百强区前列。
坐拥18所高校的先天优势,鼓楼区与南京大学共建南智碳中和研究院、与东南大学共建新型显示与视觉感知石城实验室、与中国药科大学共建转化医学研究院、与南京师范大学共建智能生物制造创新中心……通过组建高校院所协同创新发展联盟,持续深化“一校一品一特一园”合作机制。
全区硅巷载体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其中6家获评市级精品硅巷,以“设计芯·硅巷”为代表的城市硅巷正在拔节生长。以此为依托,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健康经济等新赛道全面起势,成功入选工信部5G应用“扬帆”行动重点城市,高标准推进“算法名区”建设,让创新成为鼓楼最鲜明的特质与最强劲的动力引擎。
城市面貌蝶变焕新,全域美丽图景高质量绘就
漫步鼓楼,颐和路的梧桐掩映着焕新的人文客厅;下关滨江的浪花跃动着江豚的欢愉身影;小桃园的绿意绵延着四季的缤纷花事;南艺后街的灯火交织着艺术的雅韵与市井的烟火;幕府山下的五马渡,更以“长江传奇”“长江之恋”的“双轮”航程,演绎着拥江发展的时代精彩。
五年来,鼓楼区坚持精致建设、精细管理,实现城市“颜值”与“气质”双提升。全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省考断面和夹江饮用水源地水质优Ⅲ比例达100%,入河排污口分类整治任务全部完成,空气质量、声环境质量稳步改善,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高达92%。
在城市更新中,鼓楼区巧妙把握“变”与“不变”的理念融合——功能与活力在升级,如金银街、陶谷新村的华丽转身;历史与文脉在传承,如鼓楼公园、石头城遗址公园的静默守护。
聚焦滨江、河西、铁北、老城四大板块,鼓楼区推动差异化协调发展。对下关滨江区域的老码头、旧铁路、工业厂房进行创造性改造,让“工业锈带”蜕变为“生活秀带”;推动颐和路精致活化,以修旧如故的匠心引入高品质业态;依托南京艺术学院资源和外秦淮河禀赋,实现“河岸、艺术、商业、生活”的完美联动,生动诠释城市面貌的蝶变焕新。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全域幸福格局跨越式构建
凤凰花园城小学、天正小学、芳草园小学、科睿小学……昔日的“分校”次第花开,成长为引领一方的“领衔校”,鼓楼区小学教育集团化的热浪扑面而来;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5号线、7号线密织成网,交通便捷化的生活全面来临;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助餐点、医保公共服务点等实现全域覆盖,民生保障的体系温暖坚实。
五年来,鼓楼区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持续保持在85%以上,入选“全国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幸福家园行动创新实践区”。2024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1万元,2021至2025年期间新增城镇就业人口11.35万。
教育事业成就斐然,锚定“江苏最好、全国首善”目标,鼓楼区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国家级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省市优质幼儿园覆盖率达94.24%,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9.49%,义务教育优质资源覆盖率100%。
养老服务体系日益健全,“15分钟养老服务圈”基本形成,“物业+养老”等创新模式全国推广,获评“江苏省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地区”。社会保障网织密扎牢,社会救助体系持续优化,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帮扶覆盖率达100%。文化、旅游、体育事业繁荣发展,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回望“十四五”,鼓楼区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面向“十五五”,鼓楼区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乘风破浪、勇立潮头,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中书写更加辉煌的“鼓楼篇章”。
通讯员 鼓轩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景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