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2025年11月10日至2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0次缔约方大会(COP30)在巴西贝伦召开。当地时间11月1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RUCSEE)、中国气象服务协会(CMSA)、Actions Vitales pour le Développement Durable(AVD)联合主办的“以开放透明的气候数据基础设施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合作”主题边会举办,来自政府部门、国际组织、科研机构、企业界与青年群体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气候数据、透明度与全球行动进展展开深入交流。
与会嘉宾合影
COP30中国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在致辞中强调,通过持续完善排放数据、MRV体系、碳足迹管理与气候风险评估等关键能力建设,中国的气候行动更加“可测量、可核查、可比较”,并为全球透明度提升贡献了可借鉴经验。他表示,中国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实现不仅自身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同时也离不开公平的国际环境、稳定的合作关系、互惠的贸易格局和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保障。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发表致辞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在致辞中强调,在构建全球气候数据系统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各国采取更加开放的数据政策,另一方面还需要将收集到的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高质量的加工处理,最终实现高质量数据的开放共享,这是多年来各国在合作进程中需要不断协调的议题。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发表致辞
边会权威发布了《2025全球碳中和进展评估》《2025年气候行动现状》两份代表性国际研究报告,聚焦国家层面的体系化进展以及部门维度的转型节奏,为本次边会的讨论提供了多层次分析框架与方法支持。
在聚焦“气候数据赋能行动”前沿议题的圆桌讨论中,来自全球各地区、科研机构、政策部门及青年代表展开了深入对话,共同呈现多元主体协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与思考。
中国青年代表周全在圆桌讨论环节发言
青年代表的洞见源于实践。作为资深“模联人”与杰出青年领袖,周全曾多次代表中国青年在世界舞台上发声。他在边会上前瞻性地提出“气候一代+AI一代”的核心理念,以数据透明化进程的障碍与益处为例,呼吁全球青年“坚定信念、主动担当、勇于创新”,生动诠释了中国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为全球青年参与气候治理树立了行动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