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1月28日讯(记者 刘阳)股改后不足两个月,阿维塔正式开启港股IPO征程。11月27日晚间,利弗莫尔证券显示,阿维塔科技(重庆)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中金公司。
阿维塔方面介绍,本次赴港上市所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开发、平台和技术开发、品牌建设、销售服务网络建设,以及补充运营资金,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此前9月,财联社记者曾从知情人士处获悉,阿维塔科技计划今年四季度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并拟于明年二季度完成上市。
官网显示,阿维塔成立于2018年,致力于打造技术自主可控的国际化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并获得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分别在整车研发智造、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和智慧能源生态领域赋能。融资方面,2021年至2024年阿维塔共完成4轮融资,累计融资约190亿元,估值约300亿元。
近年来,阿维塔的营业收入呈现持续上升态势。招股书显示,2023年阿维塔收入为56.45亿元,2024年跃升至151.95亿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122.08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61.50亿元增长98.5%。其中,车辆销售收入是核心支柱:2023年为55.42亿元,2024年增至144.17亿元;2025年上半年车辆销售收入114.90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59.10亿元增长94.4%。
其他业务(含辅助驾驶解决方案、生态系统及售后服务、零部件销售等)收入:2023年为1.03亿元,2024年飙升至7.78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从1.8%提升至5.1%;2025年上半年其他业务收入达7.18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40亿元实现大幅增长。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财务压力是推动阿维塔上市的核心动因。2022年、2023年、2024年,阿维塔分别录得除所得税前亏损20.16亿元、36.93亿元、40.18亿元;2025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5.85亿元。2022年至今年上半年,阿维塔累计亏损超110亿元。
“新能源车竞争格局激烈,传统势力抬头,新势力面临更大竞争压力。”在业内人士看来,对阿维塔而言,赴港上市不仅是融资“输血”手段,更是实现全球化战略与“自我造血”的重要一步,成功上市有助于提升国际知名度并优化治理结构,而对长安汽车而言,若阿维塔顺利登陆港股,将在央企新能源车企资本化进程中占据关键位置。
在推进IPO的关键时期,阿维塔欲通过对引望的投资提升其在资本市场的估值。今年10月,长安汽车在发布的《关于联营企业对外投资的进展公告》中披露,阿维塔科技与华为《股权转让协议》约定的第三期付款先决条件已满足,前者已向后者支付完毕第三期转让价款34.5亿元。至此,阿维塔科技已累计支付115亿元,完成对华为持有的引望公司10%股权的投资。
“此前公司部分产品基于(华为)HI模式开发,而现在所有产品都采用联合共创模式,明年将推出四款和华为的共创产品,产品数量将大幅增加。”在2025广州车展上,阿维塔科技董事长王辉告诉记者,“未来,华为乾崑智驾ADS高速L3解决方案、鸿蒙座舱L3等最新技术将陆续在阿维塔车型量产,双方计划到2030年联合推出17款产品,覆盖轿车、SUV、MPV等细分市场。”
“目前市场对新能源产业的投资逐渐回归理性,在赴港上市冲刺阶段,阿维塔如何将华为赋能转化为真正的‘护城河’或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前述业内人士表示,在资本市场上,阿维塔科技与引望的这种关联投资,能够使更多的投资者对其公开发行股票感兴趣,且随着引望规模的扩大,阿维塔作为股东可能会从中获得显著的财务回报,这将进一步夯实其进行更广泛的市场扩张和技术开发的资金基础。
王辉坦言,对于阿维塔来说,CHN(长安、华为、宁德合作之简称)模式以及与华为的合作,虽属于稀缺战略资源,但绝非可以躺赢的资本。“关键在于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构建自身的品牌竞争力。”
根据阿维塔新的发展目标,在2027年,实现全球年销量40万辆,年收入达到千亿元;至2030年,全球年销量提升至80万辆;到2035年,阿维塔将挑战150万辆的全球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