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发布

转自:中国质量报

用标准“精度”提升养老服务“温度”

《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发布

□ 本报记者 何 可

当“幸福晚年”迎来体系化的标准守护,养老服务质量又多了一把精准的尺子。近日,民政部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共同发布《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进一步优化养老服务标准制度设计,推动新时代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11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与民政部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新版指南有关内容。据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张军介绍,相较于2017版指南,新版指南主要对标准体系框架作了调整和扩充,标准对象更加明确、体系结构更加完整、层次更加清晰、划分更加科学。

新版指南主要内容共6个部分,包括总体要求、构建依据、建设内容、组织实施及两个附件。建设内容部分由服务通用基础、服务提供、服务保障、服务管理4个标准子体系组成,每个子体系下设二级、三级指标。

“标准体系修订始终立足养老服务发展实际,重点推动解决标准供给结构不平衡、标准指导性不强、重点标准实施效果不明显、工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张军表示,该指南的发布实施,将为进一步优化养老服务标准制度设计,充分发挥标准化对养老服务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养老服务质量显著提升,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标准体系提供参考指引。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特别是随着我国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数量持续增长,融合业态不断丰富,急需进一步厘清养老机构、居家、社区等不同场景下养老服务的内容及质量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养老服务标准体系,是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促进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的重要基础。

全国社会福利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甄炳亮指出,为适应养老服务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新版指南增加了多个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特别是在服务提供部分,充分考虑居家、社区、机构等不同服务场景的特点,规范了与老年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各项服务,为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化、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紧跟银发经济发展趋势,增加“委托咨询服务”“旅居养老服务”等指标。

“近年来,我们加强协同联动,重点加快适老化公共基础设施、适老家居环境设计、适老产品研发、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等方面的国家标准研制,适老产品和服务标准供给持续加大。”据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副司长王玉环介绍,截至今年10月,我国已累计发布262项与适老化、无障碍相关的国家标准,建立起覆盖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体现适老化理念的标准体系,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王玉环表示,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将以新版指南的发布实施为契机,推动重要标准落地见效,支撑建立全国统一养老服务标准和评价制度,以标准化促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同时不断加强标准化工作机制建设,建立易操作、可验证的工作规范,使标准成为养老服务综合监管、质量提升和供需适配的重要依据和技术支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