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高级制表品牌RICHARD MILLE理查米尔的动态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南半球,品牌在澳大利亚的悉尼揭幕了其首家精品店,将版图延伸至一片崭新的大陆;与此同时,一枚专为环球旅者打造的RM 63-02世界时腕表悄然问世;而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无论是影后杨紫琼再获殊荣,还是“全能骑行者”马修·范德普尔加入品牌挚友大家庭,都让我们看到了品牌与杰出灵魂之间的惺惺相惜。
倘若我们愿意花些时间,细细品味其中的关联,便会发现这三件事情的发生并非偶然的巧合。RICHARD MILLE正通过地域、产品与社群三个维度的协同发力,不动声色地为其稳固且雄心勃勃的未来,铺设下一条坚实的轨道。
从“销售点”到“生活方式目的地”
传统的奢侈品精品店,其核心功能是展示与销售。但在RICHARD MILLE的全球策略中,我们看到了一种显著的转变:从单纯的销售网络构建,转向以高端生活方式为中心的品牌价值传递。每一家新店的开设,背后是对一个区域文化、潜力与客群的深度洞察。
悉尼:当制表艺术遇见澳洲闲情
2025年11月,RICHARD MILLE的全球精品店总数攀升至42家,而这第42家,落在了悉尼。选址本身就颇具深意——坐落于新晋奢华地标Capella酒店的商业区,毗邻歌剧院与海港大桥,身处金融、旅游与文化的黄金交汇点。品牌商务总监Alexandre Mille表示:“我们一直在期待在澳大利亚开辟出属于RICHARD MILLE的天地,但也在等待最恰当的时机。”
这个“恰当的时机”,是当品牌的客户群体在当地不断壮大,市场对品牌的期待日益升温之时。更重要的是,品牌发现这片土地“拥抱科技、艺术与运动,兼具独立精神与前卫态度”,这与RICHARD MILLE的价值观不谋而合。
RICHARD MILLE悉尼精品店
RICHARD MILLE悉尼精品店冥想空间
RICHARD MILLE悉尼精品店酒吧
因此,悉尼精品店的设计便不再是一个标准化模板的复制。它占地270平方米,空间开阔通透,摒弃了传统墙体,转而采用品牌标志性的“碎玻璃”鳍片元素,巧妙地划分出不同功能区,既保证了空间的流动性,又营造了私密的氛围。
在这里,空间是一个承载品牌精神的实体媒介。店内设有一个“冥想室”,选用珍稀材质与温暖肌理,呼应着澳大利亚人崇尚身心平衡、亲近自然的生活哲学。而“运动酒吧”则复刻了澳洲酒吧特有的热忱欢聚氛围,成了一个休闲社交的枢纽。位于空间核心的,是一个完全透明的制表师工作坊,它像一颗跳动的心脏,向来访者展示着品牌对技术极致的追求。
“我们渴望打造的,是一段能够触动人心的品牌体验。”品牌商务总监Alexandre Mille解释道。悉尼店不再是一个冰冷的“陈列室”,而是一个融合了制表精髓、生活品味与社群共鸣的独特世界。
新加坡与中国香港:深耕亚洲,构建完整生态
将目光转回亚洲,RICHARD MILLE的布局同样深思熟虑。2023年10月在新加坡揭幕的St. Martin全新概念旗舰店,更像是一场关于“待客之道”的实验。它由一家餐厅旧址改造,占地700平方米,采用了“隐藏式酒吧(Speakeasy)”的设计理念。传统的外墙之内,隐藏着一个由十一处定制空间构成的“平行世界”。
RICHARD MILLE在新加坡的概念旗舰店St. Martin
从中央大厅到机械技艺展示空间,再到餐厅、酒吧、运动酒吧、内部庭院甚至隐藏式图书馆,每一个空间都风格鲜明。客人可以沿着流畅的走道探索,在不经意间邂逅下一处惊喜。这里像一个朋友圈的客厅,温馨、私密,鼓励人们分享对品牌的热爱与见解。
而在中国香港,湾仔太古广场开设的第二家VOT(The Value of Time)精品店,则揭示了品牌战略的另一维度——构建完整的腕表生态系统。VOT是亚洲唯一专售RICHARD MILLE官方认证二手腕表的单一品牌精品店。它配备了先进的官方服务中心,由经过瑞士原厂培训的制表师对每一枚售出的二手腕表进行严格评估、认证及修复。
2025年,中国香港第二家VOT精品店开幕
这一举措意义深远。它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的二手表交易平台,提供寄售、专卖和回收服务,解决了高端腕表流通过程中的信任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要求每枚表款上的所有零件全部为官方原装,并且提供通过官方认证与两年的官方国际保修等服务,将二手腕表的价值牢牢地掌握在品牌自己手中。这不仅延长了产品的生命周期,也维系了品牌与客户的长久关系,形成了一个从一手销售到二手流通再到维修保养的无缝闭环。
从悉尼的在地化融合,到新加坡的生活方式呈现,再到中国香港的二手生态构建,RICHARD MILLE的零售网络扩张,早已超越了地理的维度。它正在全球的关键节点,打造一个个有温度、有故事、有社群的“品牌之家”,将单纯的买卖关系,升华为一种基于共同价值观的深度联结。
产品的进化:源于需求,忠于创新
当空间叙事变得愈发丰满时,承载品牌精神的核心——腕表产品,也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进化。一方面是紧密围绕客户实际需求的功能升级,另一方面则是基于品牌基因的材质与美学风尚的不断突破。新款RM 63-02世界时腕表和RM 75-01浮动陀飞轮蓝宝石水晶腕表,恰好是这两条轴线的例证。
RM 63-02世界时腕表:为环球旅者化繁为简
在全球化日益紧密的今天,跨时区旅行已成为许多人生活的常态。一枚能够轻松掌握全球时间的世界时腕表,便从一件奢侈品,变成了一件实用的“珍贵伙伴”。RM 63-02正是为满足这一需求而生。
RM 63-02世界时自动上链腕表
传统的时区调校大多依赖表冠或按钮,操作相对繁琐。而RM 63-02独创性地将这一功能集成在了可旋转的表圈之上。佩戴者只需轻旋由5N红金与钛合金打造的表圈,将目标城市对准12点钟位置,腕表的时针便会自动调整至该城市的本地时间,同时,表圈上其余23座城市的时间也随之更新。这一操作直观、迅速,几乎是一种肌肉记忆般的本能反应。
这种“化繁为简”的背后,是极其复杂的机械结构。品牌机芯与表壳工程师通力协作,将一套精密的齿轮机构集成于表圈内部,与机芯的时针轮联动。为了实现这一功能,三件式表壳内含106枚零件,其中12枚专为驱动世界时表圈而生。为了确保其耐用性,这套系统历经了超过5000次完整旋转测试。
在功能之外,RM 63-02的美学同样考究。5N红金与五级钛合金的表壳,兼顾了奢华感与轻便性。透过表盘,可以看到黑色镀铑涂层的桥板下,世界时机械装置的传动齿轮清晰可见,展现出一种动态的机械美。位于12点钟位置的超大日期显示,由两枚镂空钛合金圆盘驱动,进一步提升了读时的便利性。
RM 63-02的设计初衷,是为那些“永不停歇的旅程而生”。它精准地捕捉到了高端客户群体的生活方式变迁,并以一种优雅而高效的技术方案予以回应。
RM 75-01浮动陀飞轮蓝宝石水晶腕表:当材质成为灵感本身
RM 63-02是“由外而内”,从用户需求出发进行创新,而RM 75-01则是“由内而外”的自我挑战。RICHARD MILLE首次以蓝宝石水晶为出发点,专门为其构思并设计了一款全新的机芯。
RM75-01浮动陀飞轮蓝宝石水晶腕表-全透明蓝宝石水晶款版本
加工蓝宝石水晶是一项技术挑战。其硬度仅次于钻石,将一块数十公斤的原石,切削成由表圈、中层表壳和底盖构成的三件式表壳,需要超过千小时的工时,其中仅打磨工序就要持续40天。而通过在晶体结构中融入金属氧化物来打造彩色蓝宝石,更是将难度推向了新的高峰。
然而,RICHARD MILLE并未止步于攻克技术难关。他们将蓝宝石水晶的通透特质,升华为一种设计核心。RM 75-01的设计灵感,源于哥特式建筑的恢宏气势与海洋的澄澈透明。全镂空的机芯宛若一座空灵的雕塑,浮动陀飞轮与浮动发条盒仿佛悬浮于空中。微喷红金打造的雕塑感框架,如同哥特式教堂的肋拱,与缎面抛光的钛合金立柱形成虚实对比,光影在其中自由穿梭。
RM75-01浮动陀飞轮蓝宝石水晶腕表背面
RM 75-01推出了三种版本,其色彩灵感分别来自波光粼粼的海面、南太平洋的氤氲暮色和深邃海底的斑斓色彩。它不再仅仅是一枚计时工具,而是一件关于光影、建筑与色彩的艺术品。
RM75-01浮动陀飞轮蓝宝石水晶腕表背面-透明与彩色蓝宝石水晶材质组合款版本
从RM 63-02到RM 75-01,我们看到了RICHARD MILLE产品创新的两个面向:一面是务实的,它贴近生活,解决问题,让复杂功能变得简单易用;另一面是梦幻的,它挑战极限,探索未知,将尖端材质与卓越工艺化为腕间的风尚与诗意。这两者共同构成了品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确保其在满足现有客户的同时,不断引领着高级制表的未来风潮。
价值的共鸣:与时代先锋并肩而行
真正的奢侈,不仅在于材质的珍稀与工艺的复杂,更在于其背后所承载的精神力量与文化内涵。RICHARD MILLE从不将腕表视为脆弱的珍宝,而是将其定义为能够在最严苛环境中发挥卓越性能的伙伴。因此,与品牌双向选择的挚友,也无一不是在各自领域挑战极限、突破自我的先锋人物。
马修·范德普尔:在极限中验证卓越
2025年,世界顶级自行车手马修·范德普尔(Mathieu van der Poel)加入了RICHARD MILLE的挚友大家庭。这位荷兰车手被誉为自行车界的传奇,他出身自行车世家,却凭借自己的天赋与拼搏,超越了家族的光环。
马修·范德普尔佩戴RM 67-02超薄自动上链腕表
马修是一位罕见的“全能王者”,在公路赛、越野赛、砾石赛等多个项目上均取得了世界冠军头衔,是唯一一位包揽三项不同项目世界自行车赛冠军的男子运动员。他以顽强著称,总能在最严苛的环境中脱颖而出,无论是被称为“北方地狱”的巴黎-鲁贝自行车赛,还是首次参加环法便连穿六天黄色领骑衫,他的职业生涯充满了敢于冒险和创新的精神。
RM 67-02超薄自动上链腕表
作为专为运动员量身打造的腕表,RM 67-02超薄自动上链腕表采用超轻、耐用的Quartz TPT®石英纤维材质和人体工程学设计,能够完美贴合手腕,承受剧烈运动带来的冲击与振动。当马修在泥泞的赛道上奋力骑行,在颠簸的石板路上经受考验时,他腕上的RM 67-02也在同步经历着这一切。这不仅是对产品耐用性的最有力证明,更是品牌精神的一次具象化演绎——追求极致卓越,无惧任何挑战。
品牌合作与发展总监Amanda Mille表示:“马修是一位卓尔不群的运动员,他的全能实力和征服精神与RICHARD MILLE完美契合。”这种契合,正是品牌价值传递的关键。
杨紫琼:时间沉淀的优雅与力量
奥斯卡影后杨紫琼与RICHARD MILLE的合作始于2011年,这是一段长达十余年的深厚情谊。就在今年的11月,杨紫琼被授予柏林国际电影节2026年度终身成就奖“荣誉金熊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演员时,这份荣耀也映照在了她与品牌的合作之上。
杨紫琼不仅是品牌的挚友,更是创作的参与者。她曾深度参与RM 051凤凰陀飞轮腕表的设计,近期更是以龙虎相争的主题,与品牌共同创作了新款时计。龙与虎,在亚洲文化中分别象征着繁荣昌盛与雄性霸气,这两种力量的交织,恰如杨紫琼本人在银幕内外所展现的——既有东方女性的优雅温婉,又有不让须眉的坚韧力量。
RM 051凤凰陀飞轮腕表
腕表中,以3N红金纯手工雕刻的龙虎,紧紧抓住陀飞轮机芯,形象栩栩如生。工匠们甚至需要特别打制微绘工具,花费漫长时间进行勾勒,连肉眼不可见的底部都未曾忽略。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与杨紫琼在演艺事业上对每一个角色的精雕细琢如出一辙。
从自行车赛道上的挥汗如雨,再到国际影坛的星光熠熠,RICHARD MILLE通过与这些顶级赛事和杰出人物的深度绑定,成功地拉近了产品、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它让人们相信,拥有一枚RICHARD MILLE腕表,不仅仅是拥有了一件计时工具,更是拥有了一种与时代先锋并肩前行的身份认同。
回过头来再看开篇的那三个事件,我们便能清晰地看到它们之间环环相扣的逻辑链条。
悉尼、新加坡、中国香港的精品店升级,是在全球范围内构建起一个个物理的“品牌据点”,它们不再是单纯的销售终端,而是集体验、社交、服务于一体的生活方式中心,这是品牌战略的“地域”维度。
RM 63-02和RM 75-01等新款腕表的推出,则是在不断丰富品牌的“产品”内核。它们或精准回应目标客群的实际需求,或以大胆创新引领行业美学,确保品牌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与吸引力。
而与马修·范德普尔、杨紫琼等品牌挚友的合作,则是在构建品牌的“社群”与“价值”认同。通过这些鲜活的榜样,品牌将其对性能、卓越、艺术与坚韧的追求,转化为可感知的真实故事,与消费者建立起深层的情感连接。
这三个维度精密协同,互为支撑。新店的开设为新产品的亮相提供了舞台,也为品牌社群的凝聚提供了空间;新产品的卓越性能,在品牌挚友的极限挑战中得到印证;而品牌挚友所代表的先锋精神,又反过来吸引着更多认同这种价值观的人走进精品店,去探索这个充满魅力的世界。
这便是RICHARD MILLE正在描绘的未来蓝图。它娓娓道来,却步步为营,凭借对地域的深耕、对产品的专注和对价值的坚守,不动声色地构建起一个难以被复制的品牌壁垒,共同指向一个更为稳固和雄心勃勃的明天。
来源:王潇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