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小学目澜校区 六(3)班花可 指导老师:吴倩倩
普通话是我们都会的一种语言,它 就像一串手链串联着人类文明,在我国, 只有一小部分人不会讲普通话,只会讲 方言。
在我们上课时,老师讲的是普通话, 同学们也讲普通话;在医院里,医生护 士们都讲普通话,病人们也讲普通话。 在中国的土地上,普通话好像无处 不在,就像影子一样伴随着我们,形影 不离。 外国人出生就会外语,中国人要学 好久才能全部掌握。而我们从出生起就 会中文,相反,外国人却很难学汉语, 这就是普通话的特别之处。
在我国古代,人们使用的并非现代 意义上的普通话。普通话可是个“装扮 能手”,它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纸上, 有文言文、小古文,有长篇、有短篇, 字体也各不相同,有甲骨文、金文、小 篆、隶书,直到现在演变成了楷书。
随着时代发展,就连歌曲也都要用 普通话演唱,普通话变成了优美的歌曲, 用嘴巴把普通话唱出来,它变得更有意 义了!
虽然普通话很常见,但每个人不一 定都能说出标准的普通话。像“这个地 瓜蛮好吃”就不是标准的普通话,而 “这个地瓜很好吃”就是标准的普通话。 那么它在哪个地区最标准呢?有人 认为是北京或东北,但实际上却不是! 它们都属于方言。在河北滦平的普通话 才是最标准的。
当一个人的普通话实在说得不好的 时候可能会闹笑话。就比如我爸爸在餐 厅里,服务员小姐给他安排座位,他对 服务员说:“你真老!”服务员的脸上瞬 间阴沉下来,但还是强笑着。然而爸爸 原本想说“你真好”。接着,爸爸又说: “诶,来别走!”服务员终于生气了, 说:“你想干什么?”爸爸才辩解:“哦! 我(窝)想说,来瓶啤酒的!”
所以,不要以为学普通话不重要, 它可是我们的“宝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