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万泰生物)
转自:万泰生物
11月25日,“智创·云讲堂——终结结核,中国在行动”线上医学直播会议顺利举行。会议特邀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罗光成教授担纲主持,山东省立医院刘义庆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于艳华教授联袂授课,围绕“结核病及其实验室诊断的前世与今生”与“HIV感染/AIDS患者的LTBI筛查与管理”两大议题展开系统解读。
全程会议内容贯通诊断技术前沿与临床实践需求,为线上观众奉上一场兼具学术高度与现实意义的专业交流,也为我国结核病防治事业带来思考。
结核病及其实验室诊断的前世与今生
刘义庆教授系统梳理结核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治挑战,全面对比传统与新型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重点剖析TB-IGRA技术在潜伏感染筛查及活动性结核辅助诊断中的独特价值。通过详实的临床案例,生动呈现其提升诊断精准度、实现早期干预方面的显著优势,为“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的结核防控新理念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路径与临床思路。
HIV感染/AIDS患者的LTBI筛查与管理
于艳华教授聚焦HIV与结核共感染、双向加剧的恶性循环,强调早期筛查对降低死亡率、切断传播链的核心意义。在技术路径上,于教授分析了结核病实验室常用检测方法学的优劣,以及IGRA方法在HIV感染/AIDS患者LTBI的筛查价值,并据此构建科学、可落地的筛查干预流程,为终结结核流行、减轻HIV感染/AIDS患者结核负担提供清晰的识别策略与实践方案。
多方协同,共筑“早筛早诊早治”结防闭环
罗光成教授总结指出,终结结核流行绝非一隅之功,而是需多方协同的系统工程:国家顶层设计与持续引导、疾控主动筛查、医疗机构精准诊疗、高危人群健康教育与全程管理,同样离不开万泰生物等民族企业的高质量IGRA产品持续赋能。共推“早筛、早诊、早治”闭环落地,为2035年终止结核病流行奠定基石。
未来,万泰生物将继续深耕新型诊断标志物的技术优化与产品迭代,以更高灵敏度、更优便捷度、更广覆盖度的优质检测方案和产品矩阵,助力临床“早筛、早诊、早治”真正落地;并以学术交流为纽带,与产学研医各界携手,共建开放共赢的结防生态圈,让每一次检测更早、更准、更高效,为全球终结结核贡献掷地有声的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