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廊坊日报)
转自:廊坊日报
本报讯(记者 陈正)近日,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第二批典型案例,广阳区主动化解产品仿冒纠纷、助企跨省维权挽损案例成功入选。该案例以跨省联动、精准维权、高效纾困为亮点,不仅为企业挽回1617.07万元经济损失,更展现了我市在规范涉企执法中问需于企、问计于企的实践探索和成效。
据了解,今年4月,广阳区某机电技术有限公司通过12315热线反映,企业投入大量资金研发的轻合金抛磨技术专利产品遭外省某企业仿冒,经济损失巨大。
广阳区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工作小组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交广阳区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办公室和市场监督管理局调查核实,支持企业开展维权。广阳区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办公室迅速行动,协同廊坊市、广阳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组建专业法律顾问团队入企指导,开展案件分析。广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专业维权机构赴外省调查取证,积极推动当事企业和解,挽回企业经济损失1617.07万元。
“此案中,司法行政部门发挥协调指导作用积极跟进,市场监管部门打破‘被动执法’惯性,以主动服务化解企业难题,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探索实践。”市司法局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处工作人员荣桂宣说,该局将以典型案例为引领,指导各地各部门持续深化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深入企业走访,助力企业解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