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转自:中国市场监管报
本报讯 11月25日从江苏省盐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局今年以来把整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内容,聚焦重点品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营造安全放心的农村食品消费环境。
管控源头,拧紧食品生产“安全阀”。该局牵头起草制定17类食品小作坊审查细则,加强小作坊登记审查。推动滨海建立盐城首个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已吸纳21家单位入驻。同时,通过构建并应用“互联网+AI监管”平台,实现对农村地区重点生产企业的精准化管控。截至10月底,盐城市已有31家食品生产企业并入省级“互联网+AI监管”平台。该局深入挖掘案件线索,严厉打击农村地区食品小作坊生产领域违法行为,查办了一批典型案件,向公安机关移送违法违规线索28条。
聚焦重点,梳理经营主体“花名册”。该局聚焦农村集市,以射阳县为试点,大力推广食品摊贩备案管理“一卡通”模式,通过“一地发证,各地互认”管理,实现大集食品摊贩在全县范围内“一卡通行”,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效能。聚焦校园周边,对农村地区学校周边小餐饮、小食杂店开展拉网式排查,严查“五毛食品”、过期食品、“无底线营销食品”等。累计检查校内超市及小卖部27家、校外食品销售经营者921家、校外餐饮服务经营者755家,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92份。聚焦重点水产品,与农业农村部门密切配合,排查建立水产品经纪人档案,加强对全市57个重点水产品批发大户管理,实行批批快检、批批法检,累计检出阳性产品642批次,全部进行闭环处置。
规范流通,净化农村食品“供应链”。该局通过“线上+线下”排查,全面摸清面向农村地区食品批发经营主体基数,督促食品批发市场开办方严格履行进场查验义务,确保来源可溯。加大对农村小食杂店、小超市的检查力度,重点检查是否销售“三无”、过期、变质等食品。截至10月底,已累计排查线下食品销售经营主体9225户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691件。重点排查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是否严格审查入网食品生产经营者资质,确保经营主体合法合规,对网店页面、商品详情及广告宣传进行扫描,精准识别并删除违规食品信息18条,关停入网店铺1家。
□袁 佳 兰 鸣 李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