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深化体教融合 赋能健康成长

  本报讯(张娟 洪观新闻记者 吴潇远)为破解学校体育“课堂教不深、课外练不足”的难题,湾里管理局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为核心,全面推进学校体育课堂内外“一体化”改革工作,通过重构体育教学体系、整合校内外资源、创新活动载体,让体育教育真正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为青少年全面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改革聚焦“课堂提质、课外增效、全域联动”三大关键环节,构建“基础课堂+特色社团+课后服务+校外实践+赛事驱动”五位协同的体育教育模式。在课堂教学层面,打破传统单一授课模式,推行“健康知识+基本技能+专项运动”教学结构,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需求,开设足球、篮球、武术、跳绳等特色课程,采用游戏化、情境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趣味互动中掌握运动技能、培养锻炼习惯。同时,组建体育教学指导团队,通过集体备课、示范课展示、教学研讨等方式,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课后服务与课外实践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该局各学校依托师资优势和场地资源,开设20余种体育类课后服务社团,聘请专业教练、社会体育指导员参与指导,满足学生个性化运动需求。此外,区域内户外体育公园、青少年活动中心等资源与学校场地共享,学生在共享场地开展体育训练营、户外拓展、运动技能集训等活动,实现“校内有课堂、校外有场地、课余有活动”的全覆盖。

  赛事体系的搭建为学生提供了展示风采、切磋技能的平台。湾里管理局建立“班级联赛+校级竞赛+县级总决赛”三级体育赛事机制,常态化开展田径、球类、趣味运动会等赛事活动,做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队伍、校校有赛事”。同时,鼓励家长参与亲子体育活动,举办“家庭运动会”“亲子健步走”等特色活动,推动形成“家校协同、全员参与”的体育锻炼氛围。

  “以前孩子体育课就是简单跑跑步,现在不仅能学篮球、练武术,课后还能参加社团,孩子的运动热情越来越高,身体也越来越结实了。”一位学生家长欣慰地说。截至目前,湾里管理局已有10所学校纳入首批改革试点,累计开展特色体育课程80余节、课后服务社团活动700余次,参与学生达1.1万人次,体育教育的育人成效初步显现。

  下一步,湾里管理局将总结经验,逐步扩大改革覆盖面,完善体育师资保障、场地共享、经费投入等配套政策,积极推动家、校、社三方形成育人合力,持续深化体育课堂内外“一体化”改革,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1—2项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锤炼意志,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筑牢健康根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深化体教融合 赋能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