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做最利的剑,捍卫法治“生命线”

(来源:河北日报)

转自:河北日报

沧州市人民检察院第十检察部主任常丽

做最利的剑,捍卫法治“生命线”

11月19日,常丽在整理案件信息。本报记者 张 昊摄

□本报记者 薛惠娟

法庭肃静,辩护席上坐着十余名律师,目光投向公诉人席。一身检察制服的公诉人,面对轮番提问,一一回应、有理有据。

这是一起重大涉黑案件的庭审现场,公诉人是沧州市人民检察院第十检察部主任常丽。她连续奋战60多个日夜,梳理出关键证据链,卷宗摞起来近一人高。最终法院全部采纳公诉意见。

从事刑检工作24年,常丽先后在公诉、侦监、重罪检察、检察侦查等部门工作,办理案件千余件。

在常丽办理的多起在全国、全省有重大影响的疑难复杂案件中,一起利用影响力受贿案件,让她记忆犹新。

当时该案提格办理,常丽临危受命,担任第一公诉人。为进一步补强证据,她带领团队提前介入,公诉引导侦查,夯实案件基础。两个月的时间里,她审查几万页材料,最终形成15万字的审查报告、近9万字的庭审预案。

主要犯罪嫌疑人反侦查意识强,作案手段隐蔽狡猾。常丽围绕犯罪嫌疑人的性格特征、心理弱点及证据链薄弱环节,制定缜密的讯问策略。在她环环相扣的攻势下,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逐渐瓦解,最终如实供述全部受贿事实。

从此,常丽成为办理硬案的“专业户”。

2021年,她审查一起申诉20多年的刑事再审案件。由于该案证据情况不佳、重新取证不具备条件、案件性质争论激烈,加上管辖审级问题重重,诉讼进程一度停滞。

“从事重罪检察工作,必须慎之又慎。”常丽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既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

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疑难、复杂的案件,她仔细全面收集物证、书证、证人证言,咨询多名权威法医,并组织公安机关进行侦查实验验证,最后提出侦查意见。

在确实充分的证据面前,沧州市检察机关对这起犯罪性质、情节和后果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性和恶劣影响依然存在的案件予以追诉。2021年11月,最高检对犯罪嫌疑人涉嫌故意杀人罪核准追诉。

在常丽办公室的书架上,堆满了法律、医学、经济等方面的书籍。扎实的专业底蕴,让她在多个岗位切换中游刃有余。

2022年,常丽担任沧州市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主抓全市刑事抗诉工作。

在办理许某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二审抗诉案中,常丽和同事们对案件事实、证据及法律适用情况进行全面审查,敏锐发现原审法院判决许某某5万元的罚金刑,未将其之前缴纳的行政罚款数额折抵扣除,确实存在法律适用错误的情况。

为充分履行审判监督职能,维护被告人合法权益,他们及时纠正法院法律适用错误,向法院提出抗诉。

2023年转任第十检察部主任后,常丽创新办案模式,打造基层办案单元检察侦查品牌,盘活全市检察侦查潜能。今年上半年,沧州市检察机关立案侦查案件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60%,办案效果得到省检察院肯定。

对案件背后深层次的法理、情理、社会治理问题,常丽经常进行深度复盘、推演论证,以提升具体案件办理中的证据运用和司法政策运用水平,多项经验被省检察院转发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近年来,她荣获河北省模范检察官、第九届河北省十佳公诉人等称号,日前被省委宣传部、省委政法委选树为政法系统“最美河北人”。

常丽以严谨作风以身作则,以传帮带的责任感培养过硬队伍。在她的指导带动下,许多年轻人已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检察官。

“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公平正义的期待放在心里,是我的法治信仰。”这是常丽工作日记扉页上的一句话。她甘做最利的剑,始终坚持公平正义,捍卫法治“生命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做最利的剑,捍卫法治“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