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参考报)
11月2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迎来正式实施三周年。作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年来,从试点城市扩围至全国,制度设计不断优化,产品种类持续扩容,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保障需求,有助于促进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
日前,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储蓄国债(电子式)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有关事宜的通知》明确,符合金融监管部门规定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的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自2026年6月起,开办个人养老金储蓄国债(电子式)业务,为养老金投资者提供便捷的储蓄国债(电子式)购买等相关服务。
至此,个人养老金产品“货架”进一步为投资者提供了安全、稳健、收益有保障的产品体系。
记者在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查询发现,截至2025年11月25日,共发行1245只个人养老金产品,包括37只理财类产品、466只储蓄类产品、437只保险类产品和305只基金类产品。
作为个人养老金产品的重要品类,个人养老金基金业务近年来尤其取得长足增长,产品线持续扩容:从最初的以养老目标FOF为核心,逐步扩展到被动指数基金、指数增强基金等多元化品类;业绩表现同样较为稳健,全市场九成以上Y份额(个人养老金基金的专属份额类别)基金实现了成立以来的正收益。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5日记者发稿,全市场305只Y份额基金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的最新规模约为151亿元,相比较2022年末的20亿元增长近655%。从单只产品来看,目前共有36只Y份额产品规模超1亿元,相比2022年末的5只产品也有显著增长。其中,兴全安泰积极养老目标五年Y最新规模超12亿元,为当前规模最大的Y份额基金;华夏养老2040三年Y、中欧预见养老2050五年Y等4只产品的最新规模也达到了5亿元以上。基金公司层面,7家公募机构旗下养老基金Y份额管理规模均突破10亿元,相比2022年末同样显著增长。
三年来,个人养老金基金业绩表现稳健。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25日,全市场305只Y份额基金中,共有293只成立以来的回报率为正,占比约为96%。被动指数类产品表现尤为突出,易方达、华夏、鹏扬、天弘等基金公司旗下科创创业50ETF联接Y份额成立以来的回报率均超过40%。
“个人养老金制度为金融机构在资产端开展长期资产配置提供了新机遇。例如,基金产品已覆盖被动指数型、增强指数型、混合型与债券型FOF,满足中低风险偏好投资者需求,但高收益、高波动型权益产品及另类资产供给仍显不足,难以覆盖追求长期增值的进取型群体。”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从个人养老金是按照市场化方式引导个人积累长期养老资产的角度考虑,未来仍需要适当增加配置权益等资产的预期收益较高的金融产品,以更好地吸引年轻群体或者高风险偏好群体加入。
个人养老金产品“货架”“上新”,金融机构加码布局,供给持续升级,这一趋势的背后,是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设计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