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航之翼
过去几年,全球民航遭遇史无前例的冲击,各家航空公司纷纷亏损,在这种情况下,破产、重组、兼并案例层出不穷。
全球有四十多家航司破产,欧洲,北美、韩国都发生航司兼并重组事件。
全球民航业都在走整合、出清之路,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
毕竟,任何一个行业,只有发挥市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完成产能出清,达到供需平衡,行业才能从低谷慢慢向好的方向发展。
正是由于我国民航业没有破产,没有出清,导致国内市场供过于求,50多家航空公司在竞争,内卷式竞争加剧。
一些小航空公司,债务纠纷不断,司法冻结屡现,法定代表人被限高,甚至出现停航,何去何从是个问题。
目前,我国已经有一家航空公司停航。
最近两个月,英国连续有两家支线航空公司相继停运。
11月16日,蓝色群岛航空(Blue Islands)停止运营。
该公司组建于2006年,以海峡群岛为基地,曾开通布鲁日、巴黎和都柏林等航线,运营着五架ATR 72型涡轮螺旋桨飞机。
10月27日,Eastern Airways停航。
该公司成立于1997年,以英国北林肯郡亨伯赛德机场为基地,其航线网络曾覆盖阿伯丁、威克、蒂赛德国际机场、亨伯赛德、伦敦盖特威克以及康沃尔郡纽基。
2024年财年净亏1970万英镑。
该公司拥有82架飞机,包括巴航工业E170、E190支线喷气机与ATR 72-600涡桨飞机。
11月6日正式进入破产管理程序。
此前,美国的精神航空、巴西的蔚蓝航空进入破产程序。
破产、倒闭、重组等等,这在全球民航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在中国民航业,有的航司在疫情之后也没有缓过来,甚至财务危机更加严重,虽然有航司停航了,但目前既没有一家航司倒闭,也没有发生过真正意义上的收购兼并。
一方面这与航司稀缺的牌照资源有关,另一方更与地方政府热衷搞航空公司,不惜代价、不计成本收购濒临破产的航空公司有关。
其实,如果行业进行适度的整合,在提高集中度的同时保持一定的竞争,可能现在情况会好一些,未来发展更好一些。
到了11、12月的淡季,民航业又开始大幅亏损,除了高铁冲击之外,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行业没有出清,没有航司破产、倒闭。
但我们都知道,目前好几个小航司日子非常难过,经营异常艰难。
期待着国内民航业的整合、出清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