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乐业上海”九周年:金秋招聘月启动,见习岗位助青年叩开职场大门

(来源:上观新闻)

今天,“乐业上海”九周年主题日活动与上海市金秋招聘月暨就业见习专场招聘会同步启动。170余家本市重点企业与见习基地共提供超2500个岗位,涵盖计算机、养老、医疗、人力资源、金融保险、制造业等行业领域。

见习岗位为融入职场搭建桥梁

招聘会现场吸引了众多应届毕业生和青年人前来寻觅机会,企业为求职者提供了涵盖不同领域的职业见习岗位,通过“先见习、再就业”的模式,帮助青年人零门槛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职业技能,为其顺利融入职场搭建桥梁。

上海青创社会服务中心作为社会组织近年来活跃在上海城市更新及创新社会治理的一线,年服务社区超过100个,服务人次超过500万。人事专员周琳介绍,该中心于今年9月自主设立见习基地,目前主要面向应届生及毕业两年内的青年提供见习岗位。见习岗位目前多集中于社工类。该岗位流动性较高,而见习机制恰好能为此提供稳定的人力补充。见习期一般为6个月,其间,由资深主管或带教老师指导,帮助学员积累实务经验。见习结束后,若全职岗位出现空缺,且双方意向一致、评估良好,便有机会获得留任。

800家就业见习基地充当就业“缓冲带”

记者了解到,目前本市已形成近800家就业见习基地。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职业介绍处职业介绍管理科科长王强介绍,在当前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青年群体尤其是应届毕业生普遍面临“经验门槛”困境。不少企业在招聘时强调工作经验,而毕业生恰恰缺乏实践经历,形成“无经验,不录用”的就业悖论。为破解这一难题,上海市就业见习基地通过提供非劳动关系的见习岗位,帮助青年积累职场经验、提升工作技能,搭建从校园到职场的过渡桥梁。

此外,针对日益凸显的“慢就业”现象,就业见习基地也为那些不急于立即进入职场,而是选择暂缓就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弹性适应空间。青年可在见习期内逐步明确职业兴趣,调整就业预期。这一机制同时发挥着社会“就业蓄水池”和“压力缓冲带”的重要功能。最长12个月的见习期,为毕业生提供了充足的适应与择业窗口,有效缓解了青年群体的集中就业压力。

据悉,该场招聘会吸引了千余名求职者到场,收取简历1200余份。现场还同步设置政策咨询、职业指导、特色集市三大专区,集中展示全市各区2025年就业服务创新举措。

作为全国首个省级公共就业服务品牌,“乐业上海”自2016年创建以来,已构建覆盖全市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累计服务求职者超千万人次,持续助力求职者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原标题:《“乐业上海”九周年:金秋招聘月启动,见习岗位助青年叩开职场大门》

栏目编辑:赵菊玲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解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乐业上海”九周年:金秋招聘月启动,见习岗位助青年叩开职场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