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外籍人士建言助力上海“十五五”开局起步,市政协举行2025年情况通报会

(来源:上观新闻)

摄影:林卫平(下同)

在今天举行的上海市政协2025年情况通报会上,部分驻沪领馆官员、友城代表、白玉兰奖获得者、在沪商会、外资企业、外籍专家及外籍友好人士代表,围绕助力上海“十五五”开好局起好步、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优化入境游服务体系、助力外籍人士更好融入上海等作交流发言。

深化巴中务实合作 拓展可持续合作新维度

巴西驻上海总领事奥古斯托表示,上海正成为巴西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关键门户,优越的营商环境和平台优势日益受到关注。尽管在税收、法律框架等领域仍有完善空间,但巴西总领馆期待与上海市政协、上海市政府及各类企业强化合作,拓宽对话渠道,充分挖掘两国经济潜力。

今年以来,巴中合作迈出多项实质性步伐:5月,巴西总统卢拉开启任内第二次访华;6月,中国宣布延长对巴西公民的免签政策;8月,位于上海杨浦的巴西中心正式启用,成为推动两国企业双向投资与创新的公私合作枢纽;此外,不久前闭幕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巴西参展规模创下历史纪录,充分体现两国合作的广度与深度。

上海在贸易、科技、文化、低碳等领域正展现出强大的引领力。奥古斯托呼吁双方共同拓展合作维度,推动更多人文交流、专业知识和可持续项目的落地。

借力免签政策机遇 共建多元合作通道

马来西亚驻上海总领事沙哈菲兹表示,自2025年7月中马互免签证协议生效以来,双向人员往来与经贸合作呈现出强劲增长态势。该政策不仅成为推动两国民间交往的重要引擎,也为双边关系注入了新的经济动能。

马来西亚的发展规划与上海的产业优势之间蕴藏着广泛合作潜力。双方在数字经济、绿色科技、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合作空间广阔。上海强大的创新生态体系和马来西亚作为东盟的战略枢纽的定位高度互补,而互免签证政策更为两地人才交流与技术协作搭建了高效平台。

为进一步巩固现有成果,沙哈菲兹提出多项合作倡议:一是提升实体和数字的互联互通,鼓励上海和马来西亚的二线城市,如新山、槟城、古晋、雅比等,开通更多的直航,将经济效益更加广泛地分布。二是在多语言数字平台上合作,为游客提供整合的旅游和商务信息,提升访问体验;三是关注更多细分领域,比如特色旅游,医疗健康、教育旅游、生态旅游等,以吸引更多不同的游客;四是推动双方的中小企业深度融入供应链,并利用出行便利化条件,举办更多专业展会与B2B对接活动。

推动制度型开放 构建人才友好生态

比利时驻华使馆经济外交顾问朱伯彦表示,上海在离岸贸易、跨境电商等新兴领域具备独特优势。针对离岸贸易,他建议在上海临港新片区或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为符合条件的企业试点设立外汇管理特殊通道,简化纯国际交易的跨境结算流程,破解“资金流动”这一关键瓶颈。在跨境电商方面,应着力优化数据流动机制,构建符合CPTPP、DEPA等经贸规则,建立清晰、安全、高效的跨境数据流动机制。此外,推动与行业共同制定代表高品质与可信度的“上海标准”,对通过上海平台销售的跨境商品进行认证,打造“上海优品”的国际品牌形象。

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方面,建议推行以“自动审批”为核心的制度改革,对符合公开标准的申请实现“秒批”,减少企业等待时间;同时增强监管政策的可预期性,明确涉外经贸法规修订时间表,并建立稳定的利益相关方咨询反馈机制。推动中欧中小企业合作也被视为重要方向,可通过与商会联动,共同制定专项行动计划,促进双方企业的互利共赢。

围绕如何优化人才服务环境,朱伯彦建议,简化行政流程、通过建立“一站式”数字服务平台,提升工作许可、居留许可审批便利度,实现出入境与行政事务的高效通办。在医疗服务方面,尽管上海已拥有较多国际医院,但外籍人士医疗保险结算系统仍待完善,此外,他呼吁进一步加大人才公寓供给,并通过租金优惠等政策,缓解居住成本压力。

原标题:《外籍人士建言助力上海“十五五”开局起步,市政协举行2025年情况通报会》

栏目编辑:赵菊玲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解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外籍人士建言助力上海“十五五”开局起步,市政协举行2025年情况通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