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丝路话语】面条厂里“造飞机”?别拿生命开玩笑

转自: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 陈广江

  发展低空经济,“安全”二字重如泰山。但央视《财经调查》栏目记者在山东邹平、河北承德、四川眉山等地探访发现,一些没有型号合格证、没有生产许可、没有适航许可、没有所有权备案的飞机产品,正暗流涌动地在市场里销售流通。11月23日晚,山东邹平发布通报称,已成立联合调查组进行全面调查,并将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排查。

  面条厂里“造飞机”、农田里搞试飞,生锈的零部件搭配汽车发动机……这番荒诞场景并非影视作品里的桥段,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这些“会飞的铁架子”,竟然真的有人卖、有人买、有人开,简直把生命安全当成了玩笑。

  报道披露的细节令人触目惊心。山东邹平某工厂,主营业务是生产面条,因机床能通用,就拉了几个人成立了飞机制作工作室,卖面条的同时做起了定制飞机的生意。卖家连飞行执照都没有,就在农田中开辟的道路上试飞。

  关于造飞机、开飞机,法律的红线再清晰不过。根据民用航空法,从设计、生产到飞行、维修,每个环节都需要向民航主管部门申请许可。在小作坊组装的“三无飞机”,既没有型号合格证,也没有生产许可证,连所有权都没登记。说白了,这些在天空飞的家伙,在法律意义上根本不算飞机。

  悲剧早已敲响警钟。今年9月,四川一名男子驾驶“三无飞机”直播时坠亡,上千观众目睹了这场惨剧。可悲的是,惨剧未能惊醒梦中人。记者调查发现,类似的地下交易仍在继续,只是手段更加隐蔽。卖家与买家通过阴阳合同规避监管,合同里写的是“配件套材”“只供展示”,但实际交付的是整机。

  更让人揪心的是,“造飞机”已形成了完整的灰色产业链。零件采购无标准、生产过程无监督、试飞活动无报备、销售合同玩文字游戏,这条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都游走在监管盲区,都暗藏着致命危险,亟待纳入严管范围。

  低空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牢固的安全基石之上。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着重提到“安全”二字,就是预见到了可能出现的野蛮生长问题。如今这些藏在农田、车库、面条厂里的“野生”飞机,不仅挑战法律底线,也让这个新兴行业蒙上了一丝阴影。

  山东邹平第一时间成立调查组,进行全面调查、排查,无疑值得肯定。生产、销售“三无飞机”不是某一地独有的问题,各地都应提高警惕,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包括但不限于对飞机制造链的溯源管理、对飞行器交易的全程监控、对飞行执照的严格核验等,将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低空经济的赛道需要开拓者,更需要“守夜人”。相关部门应当尽快完善监管细则,及时堵住监管漏洞。既要封堵线上交易平台的管理漏洞,也要破除地域限制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唯有斩断产销链条,才能杜绝“面条厂里造飞机”的荒唐现象发生。

  造飞机不是造玩具,开飞机更不是开玩笑。每一颗螺丝的扭矩、每一片桨叶的平衡、每一次起降的气象判断,都关乎人命。用造面条的机床造飞机,用开汽车的经验开飞机,无异于蒙着眼睛走钢丝。天空从不宽容侥幸,物理规律更不会为“飞行梦”网开一面。一旦发生事故,悔之晚矣。

责任编辑:郭林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丝路话语】面条厂里“造飞机”?别拿生命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