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中航光电:党建引领攻坚路

(来源:中国航空报)

郭纪琼 刘家俊

  当航空型号任务的交付节点化作沉甸甸的军令状,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攻坚战正式打响。面对产品工艺复杂、装配任务紧迫的双重考验,中航光电制造三部党支部成立生产交付党员先锋队,以党建为旗、以协同为刃,在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里,演绎了一段打通“交付快车道”的热血故事。

谋定而后动

  “节点就是命令,质量就是生命。”先锋队队长郭红庆的话音刚落,专题攻坚动员会的现场便燃起了斗志。为了破解生产中的各类难题,团队迅速拆分出工艺、装配、资源三个专项小组,像侦探般梳理工装夹具适配、人员能力匹配、物料齐套进度等环节的潜在瓶颈。

  工艺组的成员们围坐一堂“头脑风暴”,从工装精度到测试设备兼容性,从并行工序优化到人员技能补强,把新产品装配的每一个细节都摸透。他们还特意制定“一人一策”培养方案,让每个岗位的员工都能精准对接产品需求。一本厚厚的“项目风险预警与控制清单”就此诞生,搭配“日清周结”跟踪机制,使每个问题都有责任人、每个进展都能被掌控,为后续攻坚任务筑牢根基。

协同破梗阻

  工序衔接不畅、物料信息滞后,这些长期困扰生产的“老大难”,成了先锋队要啃下的“硬骨头”。队员张海军看着装配线上偶尔停滞的情况,灵机一动,提出“调度员奔赴前道”的新办法——调度员们无需再守在装配现场被动等消息,而是化身“信息侦察兵”,主动跑到前道工序对接任务。

  “以前是计划催着人跑,现在是人跟着流程走。”这种从“被动接收”到“主动出击”的转变,使很多潜在问题刚冒头就被化解。遇到关键瓶颈工序,郭红庆扎在一线指挥,当场召集工艺、设计、操作人员开“飞行会议”,大家围着图纸、对着零件,你一言我一语敲定解决方案,原本需要数天的处理周期压缩到几小时。

  “缺件预警与快速响应机制”激活了全链条,仓储、物流各方资源高效联动,让物料供应像流水一样顺畅,为装配线扫清了障碍。

全程护质量

  “交付要快,但质量绝不能打折扣。”这是先锋队全员的共识。在装配现场,党员朱金刚的身影始终忙碌,他推行的“嵌入式工艺陪伴”,让工艺指导不再是纸上的文字,而是实时优化的动态方案。针对EWIS布线难题,他创新设计三维布线工装,按照实际布线路径提前完成布线、校线,不仅让线束的弯曲、扭绞、长度都精准可控,还省去后续梳理调整的麻烦,布线效率从每件5天提升至2天。

  质量管控更是贯穿全程。队员们拿着测量工具,实时采集尺寸、力矩等数据,通过比对分析,及时发现偏差,让质量管控从“事后检验”变成“过程预防”。到了冲刺阶段,先锋队化身“敏捷调度中心”,根据生产进度动态调整人力资源,在瓶颈工序开启“两班倒”,协调工具工装高效流转。产品一次提交合格率提升至90%以上,还守住了质量的“生命线”。

  经过数十个日夜的连续奋战,党员骨干带头冲锋,全员上下拧成“一股绳”。“使命在肩,全力以赴”的氛围弥漫在车间的每个角落。这支党员先锋队不仅圆满完成了产品交付任务,还总结出一套“系统梳理—协同破壁—全程护航”的攻坚方法。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他们跑得漂亮、赢得扎实,为后续重大航空项目推进留下一笔宝贵的攻坚财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中航光电:党建引领攻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