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陈茂利 张硕 北京报道
日前,有消息称,由长城汽车控股,高瓴、高通、美团等投资的智驾公司毫末智行于22日下午突然通知,员工24日(周一)起不用到岗上班,目前赔偿机制等后续安排。
11月24日,接近毫末智行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确有此事。“已经有200多名员工离职了,现在大家陆续在办理离职。”值得一提的是,该知情人表示,会有部分毫末智行员工转入长城汽车。
毫末智行成立于2019年11月,前身是长城汽车智能驾驶前瞻分部,是一家致力于自动驾驶的人工智能技术公司。
毫末智行如今“事发”早有端倪。今年2月,毫末智行董事长张凯与CEO顾维灏发出全员内部信,披露公司最新动态与未来规划时表示:“2024年毫末经历了非常艰难的一年。”但他也鼓励员工。
而在其成立五周年之际,张凯在致员工信中表示:“进入2024年,自动驾驶赛道依旧火热,智驾市场也已经进入你死我活的竞争期。稍有不慎,我们就会落后。”
不过,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张凯已经离职。
这家估值曾高达70亿元“独角兽”企业为何会陷入停摆?作为长城汽车内部孵化的自动驾驶子公司,毫末智行可谓是“含着金汤匙”出生。
因为有长城汽车“背书”,毫末智行在融资方面较为顺利。公开资料显示,2021—2024年间,毫末智行完成4轮融资。其中A轮融资规模近10亿元。其他轮融资未披露具体融资金额。
人才方面,毫末智行的团队融合了长城汽车内部的技术骨干,以及来自百度、华为等科技公司的自动驾驶人才。2021年,百度智能汽车事业部前总经理顾维灏入职毫末智行也一度引发行业对其看好。
在技术研发和量产落地方面,毫末智行也有其HPilot系统成功落地魏牌、哈弗等超过20款车型。
变数出现在2023年,当年4月毫末智行在公司第八届HAOMO AI DAY上提及,搭载毫末HPilot3.0的新摩卡DHT-PHEV即将重磅上市。到2024年,毫末智行城市NOH有序落地100城。然而,尽管魏牌摩卡DHT-PHEV如期上市,城市NOH功能却未能同步落地,其智能驾驶能力主要聚焦于高速场景。
一位毫末智行离职员工告诉记者,或受城市NOH推进不及预期的影响,长城汽车开始寻求外部合作机会。2024年长城汽车在保定、重庆等多个城市开展NOA智能驾驶直播测试中,元戎启行提供了解决方案并参与了展示,公开测试取得了良好的演示效果。此后,双方合作升级。
“当时HPilot3.0项目不顺畅,长城汽车没办法采用,所以转向其他智驾企业了。”上述毫末智行离职员工告诉记者。该员工指出,公司同时布局乘用车辅助驾驶(HPilot)、无人物流车本意是两条腿走路,摊销成本,但实际上业务线铺得太开,导致资源分散。每个方向都有投入,但量产规模没跟上,最终造成了投入产出比的失衡。“失去‘老东家’信任,毫末智行并未拿到更多车企订单。加之资本市场对自动驾驶项目的投资变得极度谨慎,这些因素集中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编辑:张硕 审核:童海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