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夜市”+“早酒”里的文旅新天地

  □黄彩倩 洪观新闻记者 陈明喜

  唢呐嘹亮,锣鼓喧天,日前,四名轿夫肩扛披红挂彩的旧时花轿,伴着古老韵律稳稳步入南昌县银三角街道万湖夜市街区舞台中央。在缀满红珠的喜轿旁,两位司仪手持铜壶绕轿三周洒酒,细说婚俗“祛邪纳福”的深意,围观人群举着手机争相拍摄这喜庆画面,都想讨个好彩头。

  这场浓缩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南昌祭轿”精髓的展演,既传递着“喜事简办、家风传承”的新风尚,更成为万湖村从寂寥“城中村”跃升为文旅“向心点”的生动注脚,如今这个村落热闹的街区集市上已满是村民的欢声笑语。

  “冒出来的夜市”

  时光倒退至多年前,彼时万湖村正在经历发展的困境,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万湖村在探索中迎来了转机。

  转机出现在2023年,万湖村瞅准“夜经济”风口,在借鉴山东淄博烧烤、长沙夜市等成功经验后,连夜召开村民大会共议万湖村发展未来。

  在大家的一致同意下,万湖村果断盘活闲置农贸市场周边地块,在银三角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打造出了全县能辐射、全市有影响、全省有热度的品牌夜市项目——万湖夜市街区。开市当晚人气火爆,附近居民纷纷前来打卡,更有外地游客慕名而来。开业期间日均客流量逾8万人次,连续三日荣登抖音同城热搜榜第一名。2024年5月,万湖夜市重装升级,“泰心动”主题活动如期启动,首夜人流量超5万人次,持续推出“天籁之音”演奏会、万湖开放麦以及“畅意一夏 夜市狂欢”美食节、中医夜市等主题活动,让“夜市经济”红起来、亮起来。

  “东拼西凑了一笔资金,在万湖夜市支了个‘蚝仔煎’的摊位,没想到生意火爆。”万湖夜市开业期间,一名刚毕业的创业大学生吴洋激动地说道。

  “烟火”昼夜不熄

  夜市的火爆没有让万湖村停下脚步。2025年7月,“万湖早酒”集市应运而生,握住了夜市这根“晨昏接力棒”。清晨6点,“万湖早酒”集市里已是炊烟袅袅,摊棚连排,碗盏碰响,酒气混着油条香飘满整条街区。早酒活动已成为激活全天消费的“总开关”,极大调动了食客的购买欲,为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我在另外一条街有个早餐店面,生意时好时坏,现在万湖早酒集市这里有了现成的摊位,在这边买菜的人转个身就能来我店消费,生意稳定多了!”豆浆油条商户老板陈勇坦言。

  “糯米甜酒暖胃提神,牛杂肉汤滚烫鲜香,听老板说凌晨三点开灶,六分多钟上桌,但还是一座难求!看来我们昌南勤劳人民早起的习惯不是‘盖’的。”食客张小毛大爷打趣道。

  早市促消费,夜市提经济,从清晨延续至深夜的烟火气,与农贸市场的民生供给无缝衔接,织就了一张“菜篮子”与“夜生活”共舞的全天候消费网。

  精神家园也“开席”

  吃饱喝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必不可少。

  为焕发乡村新活力,万湖村多维度策划各种文化活动,联合银三角艺术团带来采茶戏、快板书等表演烘托氛围,依托省级非遗文化“南昌祭轿”活动为核心载体传递喜庆等,为食客带来味觉、视觉、听觉上的多重体验。

  “祭轿融新境 非遗践新风”展演落户万湖早酒夜市街区,活动按照“洒酒祭轿、燃烛照轿、彩绢掸轿”的步骤喜庆进行,这种“非遗+市集”的创新融合既让古老民俗在市井烟火中“活”起来,又以文化之美涤荡陈规陋习,倡导婚礼回归情感本真。

  从早市戏台上的采茶戏,到中医夜市里的草本茶饮、惠民义诊,再到当地传统“非遗”婚俗礼仪的生动呈现,万湖村巧妙地将文化基因植入市井烟火,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以前觉得非遗离生活很远,现在吃着早点就能听能看,感觉特别亲切。”周边江西科技职业学院的学生夏培博说。

  “我们之所以将非遗‘祭轿’活动与早酒集市结合,目的就是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文化扎根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为乡村注入文化活力,增添独特韵味。”银三角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刘方芹说道。

  万湖村的故事远不止于此,更精妙的布局在空间维度铺展。如今的万湖夜市街区早已不是孤立的“点”,通过与辖区九颂荟商业综合体、国家4A级景区原城纪·南昌文化街区、浒南村油菜花基地等文旅项目的串联,吸引了更多外地群众到南昌游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夜市”+“早酒”里的文旅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