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加强免密支付安全管理

“免密支付功能开通时容易,想要关闭却找不到入口。”针对这类消费者时常面临的问题,近期,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加强‘免密支付’业务安全管理的倡议”,要求支付服务主体杜绝默认开通、增设便捷关闭通道。

免密支付不需要输入支付密码即可快速支付。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免密支付业务通过简化支付流程,大幅缩短了交易时间,提升了用户的支付体验,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商户提高了结账效率和客流周转率。但在提高便捷性的同时,部分支付服务主体在业务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提升空间。不少消费者反映,免密支付在开通时经常能“一键开启”,但想要关闭却难以找到入口。尤其对老年人来说,一旦误操作开启该功能,后期管理起来更为困难。

为此,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在倡议中提出,支付服务主体应进一步加强免密支付业务安全管理。规范授权管理,确保用户真实意愿。在用户开通环节,严格审核用户身份信息,通过显著页面完成用户开通意愿确认以及免密支付协议签订,杜绝默认开通行为,充分保证用户开通免密支付业务的选择权和知情权。针对老年人,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在倡议中强调,应全面评估老年人的风险偏好和业务承受能力,以显著方式展示业务核心条款,审慎为老年人开通免密支付功能。

“倡议是对支付领域便捷性与安全性平衡命题的精准回应。”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表示。

针对商户,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在倡议中指出,应强化商户风险管理,提供限额管理功能。根据商户经营情况、业务场景、风险信息等合理确定免密支付商户开通范围,避免为高风险商户开通免密支付服务。结合经营特征等情况,针对性设置商户免密支付交易限额。

为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倡议,加强交易环节监测,防范资金损失风险。通过风险模型搭建、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不断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当用户的交易模式与日常消费习惯发生不符等异常情况时,及时进行拦截或二次验证,防范用户资金损失风险。同时,为切实保障用户权益,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提出,若用户不再继续使用免密支付功能,要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关闭通道。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实时或定期主动推送免密支付交易相关信息,在显著位置提供相关信息一键查询功能,提供免密支付一键取消功能。

王蓬博建议,平台应在授权管理上坚持“最小必要、知情同意、可撤回”原则,进一步优化协议披露的透明度,采用分步引导、显著提示等方式,杜绝“强制捆绑”或“默认勾选”等不当操作。针对消费者,王蓬博也建议,应主动定期检视授权清单,及时清理不再使用的授权服务,优先在可信应用中开通免密功能,并结合指纹、面部识别等生物验证增强账户安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加强免密支付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