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御寒神器变夺命利器

一男子超车时,不慎碰擦张某的电动自行车挡风被,致其连人带车摔倒。

近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日渐走低。不少人为自家电动自行车加装上了“御寒神器”——挡风被。这看似不起眼的“小改装”,实则危机四伏,已成为威胁交通安全的“大隐患”。挡风被究竟暗藏哪些安全隐患?为何此类乱象频发不止?如何在保暖御寒的同时筑牢安全防线?

防寒不防“患”

挡风被上路频引事故

挡风被虽可抵挡寒风,但也可能挡住安全。近年来,由此酿成的各类事故,不时刺痛公共安全的神经。

2025年8月10日,上海一名女子在骑行电动自行车时,挡风被突然卷入前轮,瞬间的车轮抱死让她重重摔倒在地,面部鲜血淋漓,当场昏迷。这起事故监控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引发公众对挡风被安全性的关注。

2025年6月,江苏张家港一名男子在超车时不慎擦碰到另一辆电动自行车的挡风被,导致车主张某连人带车摔倒,造成腿部骨折。更令人痛心的是,今年1月江苏淮安一名女子在骑行过程中整理挡风被时车辆失控,头部猛烈撞击地面,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这些事故看似偶然,实则是安全隐患的必然结果。”一位处理过多起类似事故的交警表示,挡风被已成为冬季电动自行车事故的重要诱因。

隐患重重

“御寒神器”怎变“夺命利器”

为何看似实用的挡风被会成为“马路杀手”?记者采访交通、消防专家及一线交警,梳理出其暗藏的三重致命风险。

操作受限是最直接的安全漏洞。“双手被挡风被包裹后,转动车把的灵活性下降40%以上。”有10年执勤经验的广州交警白云大队民警李伟介绍,冬季风大时,宽大连体的挡风被极易兜风,形成横向拉力,骑行者需额外用力稳住车把,遇突发情况时根本来不及转向或刹车。

夹挂卷入风险更具突发性。记者在广州街头观察发现,约六成骑行者使用的挡风被未固定牢固,下摆随风飘动。柳实解释,电动自行车车轮为开放式设计,过长的挡风被下摆易被链条卷入,或被旁边车辆的后视镜、绿化带树枝勾住。“车轮突然抱死或车辆被拖拽时,骑行者重心失衡,摔倒概率几乎是100%。”

消防安全隐患常被忽视。祁兴龙透露,2024年全国电动自行车火灾中,15%与挡风被相关。一方面,多数挡风被为易燃材质,一旦车辆电路短路起火,会加速火势蔓延;另一方面,不少车主充电时不取下挡风被,覆盖的充电器散热受阻,极易引发自燃。

值得注意的是,违规加装挡风被还会放大事故伤害。江苏泰兴交警大队事故处理中队队长王浩分析,正常骑行时遇碰撞,骑手会本能地伸手撑地缓冲,但挡风被束缚手臂后,骑手只能直接倒地,头部、躯干受伤概率增加3倍以上。“我们处理的案例中,戴了头盔但因挡风被无法缓冲的伤者,颅骨骨折比例仍很高。”

安全不容“擅改”

禁令之下为何乱象难绝

事实上,针对电动自行车违规加装挡风被,相关法规早有约束。《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非机动车载物宽度左右各不得超出车把0.15米,而几乎所有在售挡风被都超标。多地还出台了更细化的管理措施:佛山将加装挡风被列为“影响安全驾驶的非法装置”,可处50元罚款;邢台从2025年10月起开展专项整治,在52个检查点现场拆除收缴违规挡风被;山西、辽宁等地也明确将其纳入严查范围。

但记者走访发现,整治效果并不理想。在广州天河区中山大道,早晚高峰时段仍有大量加装挡风被的电动车穿梭,部分骑手看到交警还会加速绕行。“早上送孩子上学,风特别大,不加挡风被孩子冻得直哭。”陈女士的话道出不少人的无奈,她坦言知道有风险,但“几十块钱的东西,比买羽绒服划算,也比穿厚衣服灵活”。

低廉成本和旺盛需求,让挡风被市场屡禁不止。在广州白云区电动车配件批发市场,商家李先生透露,普通挡风被成本仅8~12元,批发价15元左右,零售能卖30~50元,“旺季一天能卖几百个”。对于违规问题,他直言“大家都这么卖,查得严就少摆点,风声过了再卖”。电商平台上,相关产品更是琳琅满目,搜索“电动车挡风被”能跳出数万件商品,多数未标注合规性说明。

监管难度大是另一大痛点。“电动车保有量太大,不可能每个路口都设卡检查。”李伟坦言,广州仅白云区就有超80万辆电动自行车,而一线交警警力有限,专项整治多为“一阵风”。更棘手的是,部分骑手会“打游击”,遇到检查就临时拆下,过后再装上。此外,加热型挡风被的质量监管存在空白,目前尚无专门的国家标准,市场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工商、质监等部门执法缺乏明确依据。

“处罚力度偏轻也导致威慑力不足。”广东法制盛邦律师事务所律师吴让军介绍,多数地区对加装挡风被的罚款仅50元,且很少强制执行,“对骑手来说违法成本太低,难以形成有效约束”。他建议,可借鉴机动车违规改装的管理模式,将多次违规者纳入信用记录,与上牌、年检等挂钩。“禁止不是目的,解决群众的保暖需求才是关键。”吴让军认为,治理挡风被乱象,不能只靠“堵”,更要做好“疏”,通过产品创新、替代方案和意识提升形成合力。

新闻延伸

电动车正确“御寒姿势”

既然挡风被存在安全隐患,那么冬季骑行该如何保暖?

1.头部保暖 应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建议选用兼具防风保暖效果的头盔。

2.上身保暖 可穿着保暖的冲锋衣、羽绒服,但务必正常穿着,切勿反穿,以免限制动作、引发危险。

3.腿部、膝盖保暖 可选择保暖护膝,既能防寒,也可在摔倒时有效保护膝盖、减轻伤害。据央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御寒神器变夺命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