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人工智能如何赋能高校教学?6000余名教师研讨创新路径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海华)当下,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正深刻重塑教育形态,如何推动AI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使之有效赋能高校教学?日前,来自我国多所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部门负责人及一线教师代表6000余人,以线上线下参会的方式共聚“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研讨会暨中西部高校青年教师融合式教学进修项目线下学术交流会”,围绕相关议题展开交流研讨。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研讨会现场。孙海华/摄影

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指导,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慕课教学西部行工作组、eMOOC联盟、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分会联合主办的此次研讨会,旨在立足教育数字化这一时代命题,凝聚共识,汇聚合力,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作为大会重要内容之一,“中西部高校青年教师融合式教学进修项目”进展成果同时发布。这一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组织,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共同实施的项目,自2022年秋季学期正式启动,至今已开展5期。

据悉,该项目共开放423门课程,惠及2.5万名中西部高校青年教师,并在2025年春季学期聚焦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开设了37门AI赋能教育教学特色课程,有效提升了参培教师的数智化教学能力与课程本土化改造水平。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人工智能如何赋能高校教学?6000余名教师研讨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