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小米汽车败诉,雷军风格大变,一切都结束了

(来源:新行情)

事教人一次就会。

出品 | 新行情    作者 | 李新

正如《管子・枢言》所言:“诚信者,天下之大宝也。” 古人早已道破诚信对于个人与企业的核心价值。

对于身处科技浪潮、竞争白热化的企业而言,诚信不仅是品牌口碑的基石,更是穿越周期、行稳致远的底气。

小米汽车败诉

在小米跨界造车的征程中,一场看似普通的购车纠纷,却成为了叩问企业诚信的“试金石”。

近日,全国首例小米汽车未交车催收尾款案的宣判,让小米瞬间陷入舆论漩涡——

法院审理认为,小米汽车未就“限期付尾款否则没收定金”的格式条款向消费者履行充分提示义务,该条款实质加重了消费者责任、限制了其验车权利,应属无效;同时,其公开宣传的“验车后付尾款”与实际执行要求相悖,已构成对诚实信用原则的违反,最终判令小米双倍返还定金共1万元。

图源:微博

一时间,小米汽车败诉的消息引得网友们纷纷热议,那么,这件事具体是怎样的呢?

时间回溯至2024年7月,海口消费者张女士下单小米SU7,并支付 5000元定金,双方白纸黑字明确约定“验车后付尾款”;同年10月,因资金周转临时出现问题,张女士按流程申请订单顺延360天,小米客服确认同意,且全程未提及任何附加付款条件。

本以为约定已成定局,然而仅仅两个月后,事情却突然反转——小米客服单方面发来限期支付尾款的通知,在张女士明确表示“未验车”且“无力短时间筹款”的情况下,直接将其认定为“根本违约”,没收了5000元定金。

显然,这一操作对于消费者而言不太合理,因此,在宣判结果出炉后,网友“大快人心”的呼声占据主流。

不过,目前小米仍处于15天上诉期内,尚未履行判决义务,也未明确是否会提起上诉,后续情况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小米法务甩锅雷军

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小米的另一起案件还将雷军也卷入了风口浪尖之中——

2025年5月,小米SU7 Ultra的碳纤维挖孔机盖因宣传功能与实际不符引发维权,消费者质疑这款选装价4.2万元的配件,并未实现雷军在微博宣称的“双风道直接导向轮毂,支持轮毂散热”功能,且量产车取消了前备箱,与“内部结构也改了”的宣传存在出入。

在11月的庭审中,小米法务团队的辩护逻辑让舆论一片哗然:一方面辩称“雷军不懂结构,发的微博不算数”,声称其8小时后删改相关表述的行为“不应视为对消费者的误导”;另一方面强调雷军在发布会和直播中“多次不建议购买”该配件,以此证明小米无虚假宣传的主观故意。

图源:电商派微博

更值得玩味的是,法务团队还提交了84页、14组新证据(包括风洞试验报告、发布会视频等),试图以“宣传未写入合同”“配件非购车决定性因素”为由规避责任,完全与雷军此前的高调宣传切割开来。

这一操作被网友调侃为“顶级背刺”——作为品牌核心代言人,雷军的宣传言论本是小米重要的营销资产,却被自家法务在法庭上定义为 “非专业表述”“可随意删改”,不仅让雷军个人信誉受损,更暴露了小米的营销问题。

除此之外,小米还陷入了小字宣传、汽车安全等争议,可谓是祸不单行,雷军本人更是因此掉粉百万,承受着极大压力,以至于前不久一反常态地连发数文回应宣传争议,引发许多网友评价其风格大变。

图源:雷军微博

总的来说,小米入局造车之后的争议确实很大,流量既能造神也能毁神,但一辆车好不好,最终不是靠争辩出来的,而是靠路上跑出来的。

时间会证明小米汽车的安全性,也会检验雷军的产品哲学是否成立。在那之前,或许我们可以更耐心一点。

小米风格大变

不过,接连的舆情危机,或许也让小米高层意识到了过往公关与营销模式的弊端,一场关键的人事调整随之而来,成为了小米风格转型的核心信号。

2025年11月21日,任职十年、被业内称为小米公关“一号位”的王化正式确认转岗,其职务由雷军特别助理、战略市场部副总经理徐洁云兼任。

图源:微博

作为小米公关体系的核心搭建者,王化在任期间曾主导过多次争议事件的回应,从小米汽车价格传言到雷军持股变动辟谣,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此次王化转岗至武汉区域总部综合管理部,远离公关一线,而徐洁云的回归则被市场解读为“战略层面的公关升级”。毕竟,作为前公关部总经理,徐洁云兼具战略视野和舆论应对经验,其兼任职务意味着小米公关将更紧密对接战略市场决策。

虽然王化本人表示转岗只是正常的轮岗,但这一变动的市场解读却实实在在地体现在了小米的行动上——

其中,最直观的变化体现在产品宣传的细节之中。

近期,小米汽车「Xiaomi HAD 增强版」辅助驾驶系统的AEB功能宣传海报引发关注,与以往不同的是,海报底部不再是隐蔽的免责小字,而是以加粗、醒目的大号字体明确标注:“辅助驾驶不是自动驾驶,驾驶仍需时刻保持专注”;面对网友关于AEB功能的追问时,小米汽车更是直接表态“不相信‘怎么开都撞不了’的夸大宣传”,彻底抛弃了以往模糊其词的营销话术。

图源:小米汽车微博

此外,2025年11月有网友爆料Xiaomi Watch S4 Sport潜水手表潜水时进水,维修后告知“不建议潜水”。事件引发热议,小米被质疑产品防水宣传与实际不符。

不同于以往拖延应对,小米于近日发声明澄清:Sport版通过国际潜水认证,支持40米潜水,但一开始被咨询的是不支持潜水的标准版手表,客服言论被“移花接木”。最后,小米方面为服务人员表达不当致歉,并表示会更严格自查服务标准。

图源:微博

对此,网友们纷纷表示“我还以为这次又要冷处理,真没想到这个谣言也算是及时回应了。真是好事啊,小米针对造谣的反应速度和频率好起来了。”“小米应该及时辟谣,然后给平台发函,及时删除造谣抹黑视频,然后专门授权给对包公关公司投诉下架造谣信息,我们不像别人专门去抹黑别人,但是对于抹黑造谣的信息应当及时处理。”

图源:微博评论区

可见,小米在公关和宣传上确实已经开始做出了改变,让一众“米粉”拍手叫好。

不过,小米的一系列转变,或许是因为雷军开始害怕了——怕舆情持续发酵影响汽车、智能硬件等核心业务的发展,怕法律判决进一步冲击品牌公信力,更怕最终反噬企业根基。

但这场风格大变究竟是权宜之计,还是能真正落地生根、一以贯之?答案仍需时间检验。

无论如何,当性价比不再是企业的唯一竞争力,诚信与透明已成为品牌立足的核心,小米的风格转变既是被动应对危机的无奈之举,也是主动适应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消费者的信任重建非一日之功,唯有将谨慎克制内化为产品宣传、合同履约、售后服务的全流程准则,将诚信融入企业发展的血脉,小米或许才能真正挽回口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行稳致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小米汽车败诉,雷军风格大变,一切都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