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丨杨坪 实习生陈慧
编辑|巫燕玲
继立讯精密、蓝思科技后,又一果链龙头赴港IPO。
近日,港交所官网显示,广东领益智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领益智造”)递交了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
作为这家近千亿市值公司的掌舵人——被称为“深圳女王”的曾芳勤,在经历近二十年来的创业生涯后,也即将收获其人生中的首个IPO。
图/
领益智造官网
此前,领益智造登陆A股市场,主要是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2017年,其以207亿元借壳江粉磁材,在2018年2月获得证监会无条件通过。
七年来,领益智造营收翻了一倍,市值增长超过四倍。尤其是今年以来,公司在具身智能的布局取得了一系列进展,股价年内上涨超过60%。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以2024年收入计,领益智造在全球AI终端设备高精密功能件市场行业中排名第一,在全球AI终端设备高精密智能制造平台行业中排名第三。
对于此次港股IPO,领益智造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支持未来扩张和拓展跨境并购。
“以公司2030目标为指引,H股上市将为公司提供额外的筹资平台,并使公司能够获得更广泛的资金来源,以支持未来的扩张,并拓宽潜在跨境并购的渠道。上市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业务形象和全球影响力,并有助于公司招募、激励和留住人才,以支持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领益智造相关人士表示。
900亿女掌门赴港IPO
2006年,在精密制造领域积累多年的女高管曾芳勤,敏锐捕捉到了消费电子产业爆发的讯号,选择放弃跨国公司优厚的待遇,自主创业。
这便是领益智造发展的“起点”。
在遍地“草根”的80/90年代,曾芳勤的个人履历颇为亮眼。她出生于广东深圳,武汉大学毕业后不甘国企的“平庸”生活,远赴美国攻读硕士学位,归国后曾出任美时精密公司中国区总经理,深度涉足精密件制造业。
做出创业决定之时,曾芳勤已经41岁,她在深圳租下一间小厂房,创立领胜电子,正式切入精密模切赛道,不久后就拿下了诺基亚这个大客户。
2009年,领胜电子又通过供应Mac零部件而成为苹果供应商,后续逐步扩展至iPhone、iPad、Apple Watch等全系列产品。
2012年时,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领胜电子的手机模切业务以收入计位居全球业界第一。而也是在这一年,曾芳勤意识到:“单一赛道风险太大,必须提前布局新领域。”
于是,她创立领益科技,进一步拓宽业务版图,从精密模切延伸到冲压、CNC加工等多个领域。之后,领益智造又进军了光伏、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领域。
回望领益智造业务拓展的过程,“内生”与“外延”两个通道皆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7年,通过借壳江粉磁材,领益智造获得了资本市场的强大助力。
该次交易总作价207.3亿元,资产增值率高达660.13%,创下了当时精密制造领域借壳纪录。并且,该次交易还在监管层全面收紧并购重组的阶段,获得证监会无条件通过,成为罕见的大额借壳无条件过会案例。
上市之后,领益智造又进行了多起并购,包括2019年收购赛尔康,启动充电器模块业务;2021年,通过收购浙江锦泰进军新能源汽车(NEV)产业;2025年收购“小巨人”浙江向隆,加码汽车传动轴核心部件等。
这些交易让曾芳勤快速构建起了一个全球化的精密制造帝国,并迎来了企业价值与规模的双重提升。
截至11月24日收盘,领益智造总市值达到953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领益智造实现营业总收入为375.90亿元,较去年同期上涨19.25%,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9.41亿元,较去年同期上涨37.66%。
图/
领益智造招股书
而眼下赴港股上市,曾芳勤再度将“并购”作为了重要目的之一——据招股书“所得款项用途”一栏,部分款项预计将用于为支持行业资源整合而进行的战略投资及收购。
“领益智造成熟的并购能力是其核心竞争优势,也是推动其长期增长的重要动力。公司计划在与自身业务契合且具备可观规模化潜力的高增长科技垂直领域寻求收购机会,包括服务器、人形机器人、AI光通信基础设施等领域。”领益智造表示。
冲击全球具身智能硬件制造商Top3
这并非领益智造首次申报港股IPO。
其在2021年6月30日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当时由中金公司、华泰国际、瑞银联席保荐。
彼时,曾芳勤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谈道:“我们一开始就打定主意要做全球前三的精密制造厂商、要做全球玩家,这就不能少了全球,而H股是我们走向国际资本市场的第一步。”
但不久后,由于资本市场的环境变化,领益智造终止了此次港股IPO。
2022年,公司又计划发行GDR登陆伦敦证交所,但由于GDR发行规则变化,领益智造次年取消了发行计划。
去年开始,港股市场持续回暖,A股企业申报港股上市的流程也进一步简化,港股IPO市场迎来近五年最活跃的时期。与此同时,领益智造也因业务版图拓展,在具身智能产业取得了惊艳的成绩,二级市场估值不断修复。
曾芳勤迎来了对接国际资本市场最好的时机。
事实上,在实体产业的布局上,领益智造的全球化已经走在了行业前列。据领益智造官微在今年2月披露的文章显示,公司在全球拥有58个生产及服务据点及8个精品组装基地。这种广泛的布局使其海外收入占比达到近70%,有效对冲了单一市场的风险。
2024年,领益智造境外营收规模同比增长33.98%,达到317.1亿元,占总营收比例连续四年提升至71.72%。今年上半年,领益智造境外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至74.21%,同比28.03%。
而未来如果有了港股市场的加持,领益智造的全球化之路,能走得更快更稳。
与此同时,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领益智造还在积极卡位全球AI硬件市场,而无论研发投入、产能建设,还是跨境投资等,都亟需国内外资本的注入。
据了解,领益智造正从消费电子供应商向“AI终端+机器人”平台型企业转型。
早在2009年,领益智造就进入了工业机器人领域,并成功研发出第一代工业机器人,2022年起,领益智造又战略性切入智能机器人赛道。
招股书披露,2025年前三季度,领益智造的AI硬件业务的收入占比已达87.6%,2024年实现收入407.8亿元同比增长32.8%,以2024年收入计,居全球AI终端高精密功能件市场第一。
2025年6月,领益智造对外官宣要“All in”具身智能硬件,计划每年投入不少于2亿元,目标成为全球前三的具身智能硬件制造商。
2025年9月,领益智造珠海工厂投产第一条人形机器人整机产线,单条日产能突破5000台。
不久后,领益智造在互动平台表示,近期获北美某知名机器人企业5000台整机供货协议,首批1000台将于12月交付,订单金额超8亿元,同时与强脑科技、傲意科技等达成战略合作,斩获行业头部客户百余台整机组装订单。
“目前机器人行业相当于处于智能手机发展初期,人形机器人是一个具备十万亿元市场空间的赛道,值得持续布局投入。”曾芳勤说道。
根据规划,此次港股IPO的部分募集资金,领益智造将用于提升公司在高密度AI算力服务器、人形机器人硬件及组装和AI光通信基础设施等新兴市场及产品品类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领益智造表示,随着科技巨头加快对高密度AI算力服务器的投资,公司计划扩大AI服务器电源的产能,而这类电源是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关键核心组件。公司旨在推出具备高功率密度、高转换效率及快速动态负载响应的下一代系统,从而能够把握全球AI算力快速发展所催生的需求。
在具身AI领域,公司计划通过拓展在高精密组件制造、系统级组装及全面性能测试方面的垂直整合能力,强化自身作为可信赖的AI硬件智能制造合作伙伴的角色。产能提升将为搬运、组装及其他核心应用场景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快速落地提供支持,满足下游需求,并推动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