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不仅被记录,更被制造。制表文化是人类与时间对话的艺术,从齿轮与游丝的律动中,凝聚着工艺的精密与文明的秩序。每一只表,都是一段被雕刻的时间记忆——它延续手工的温度,也映照科技的理性。在钟表的纹理中,我们读到的不只是分秒的流逝,而是人类理解永恒与瞬间的方式。
雕琢妙手 刀刀入寸
藏家名单中总会有几枚梦幻逸品等着收入囊中,但往往大部分顶级表款连上手玩一下的机会都很难得。于是,那些工艺见长被冠以时间文化的稀有手表,总会成为备受瞩目的款式。通常玲珑的表盘内外森罗万象而又秩序井然。工艺师们用磨石、锉刀、抛光轮、碳棒这些传统工具修饰零件每一个隐藏的角落。倒角、侧边拉伸、鱼鳞纹打磨、日内瓦波纹、螺旋纹、镜面抛光……每种工艺背后都有文化价值。雅致的名称背后,流传已久的传统纹饰在匠人手中,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瑞士制表技术在几个世纪的时间里突飞猛进,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项雕刻手工技术,成为构建整个钟表文化体系的重要特征之一。最传统与纯正的雕刻技艺完全依靠手工完成。雕刻师以各类手工具在表盘或夹板的方寸间雕琢出纹饰与图案,从而为钟表作品赋予更具表现力与传承文化的艺术风情。上乘的顶级工匠往往会首先了解文化背后的故事是什么,又将以何种形式呈现在雕刻图案上,甚至他们会为此殚精竭虑。因为在微缩的钟表世界里面只有细节才能决定它的文化属性,所以匠人熟练掌握雕刻特殊部件的速率,在显微镜下精心进行工作,作品往往耗时数周。
而繁复机芯纹饰的雕刻,则不仅需要精深的美学造诣与丰富的空间想象,更需雕刻者全面了解表款的设计取向与构造布局,并使图案与之相辅相成。在雕刻领域的行业规条中,对于雕刻师的准备工序、雕刻手法、敏捷性乃至雕刻姿态亦有相当严苛的规定。终其一生禁酒只为避免手抖的老师傅总会将其传为美谈教育学徒,毫厘之间的“胜负”既决成败,也证专精,是当下依靠机器还不足以完全代替的关键。
宝珀闻名遐迩的镂雕技艺
雕刻精美的人像
雕刻立体感极强的钟楼
精细艺美 极致冲击
常以雕刻技艺见长的制表品牌,今年有几家都推出了艺术表款,几款珍品文化特色鲜明,值得一赏。作为十二生肖的第七个生肖动物,马在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承载着丰富多元的象征意义。江诗丹顿(Vacheron Constantin)新作表盘以一匹凌空腾起、跃过巨石的立体骏马形象为主体,背景采用精细的珐琅彩绘装饰。立体镶贴图案以浮凸雕刻工艺营造丰富的视觉层次,更凸显出骏马腾跃的动态神韵。背景中珐琅色调的柔和渐变与细腻生动的植物装饰,为整个画面增添迷人的梦幻氛围,与骏马的矫健气势形成鲜明对比。骏马和岩石图案由手工雕刻大师以18K白金或粉红金材质雕琢而成,入微刻画出马鬃和马尾等传神细节,并通过手工氧化着色工艺,进一步凸显图案的纹理质感和轮廓线条。两款分别限量25枚,其中粉红金款搭配棕色鳄鱼皮表带,铂金款配以蓝色鳄鱼皮表带。
江诗丹顿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系列The Legend of the Chinese Zodiac中国十二生肖传奇之马年腕表
与江诗丹顿同集团的积家(Jaeger-LeCoultre)新款限量10枚,是继中国农历虎年、龙年和蛇年特别款腕表后发布的第四款致献中国生肖的系列作品。若将表壳翻转,可见表背上手工镌刻的一匹威严庄重的骏马,经抛光打磨的马身表面光泽相得益彰。飘舞的马鬃、紧绷的肌肉纹理以及飞扬的马蹄等鲜明细节,皆以黑色铑金属手工精心描绘,赋予其栩栩如生的灵动神态。云朵经喷砂工艺打磨,更显瞬息万变的流动之势。为进一步强调镌刻图案的立体感与深邃感,镌刻大师运用了“浮雕”工艺。这项工艺对精准度有着严苛要求,需要全神贯注和高度精湛的技艺。而更具挑战的是,与以往直接在裸露的金属表面雕刻有所不同,雕刻师此次必须在已覆盖大明火珐琅的表面雕刻图案,需以毫厘不差的精准,才能避免损坏完美无瑕的珐琅。镌刻师使用10种不同尺寸大小的凿刀逐步雕凿金属,需要耗费80小时的工时方可完成这道工序。
为致敬品牌创立250周年,宝玑(Breguet)推出Classique经典系列7235腕表,首次在表壳采用“钟表堤岸”手工玑镂刻花图案,取代标志性的钱币饰纹——以横向饰纹替代原本的垂直饰纹,焕发全新格调。透过大尺寸蓝宝石玻璃底盖,机芯的手工镌刻一览无遗。其复杂而精妙的润饰堪称宝玑独有之作——机芯以“杜尔哥地图”(Turgot Map),再现制表大师宝玑先生于钟表堤岸所创立的制表工坊的地址。此地图由巴黎绘画与雕塑学院成员Louis Bretez执笔,受Michel-Étienne Turgot(与同名法国大臣无关)委托绘制,是当时最享负盛名的巴黎地图。以2.49米×3.18米的宏大尺寸与精密的细节著称,在其问世近三百年后的今天,它仍以惊人的精确与浪漫笔触,唤起人们对“光之城”巴黎的不尽遐想。
在高级制表界,再奢侈不过的便是一款体现藏家独特个性和审美意趣的高定时计作品。宝珀(Blancpain)沿用自文艺复兴时期开始风靡的“艺术品委托创作”这一古典高定模式,邀请藏家以“特约艺术总监”的身份共同参与设计。今年,一位神秘中国藏家定制的宝珀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高级定制孤品“BULL”牛表6615Q,深得东方文化精髓,以独具韵味的设计惊艳表圈。近观表盘,金雕师除使用名为burins的雕刻刀外,还额外使用了凿子和穿孔机在贵金属表面进行精雕细刻,黄金地面上展现出手工微雕点出的细密沙砾感;白色金山体浮现高耸的山脊和立体纹路;玫瑰金的树木上,清晰可见茂密树叶随风摆动的形状。表盘及图案经过赤铜工艺处理,呈现出诸多考究的细节——玫瑰金的树木放大可见树叶隐约的绿色;玫瑰金牛身和白色金牛角有着不同的打磨质感,在光影映照下呈现若隐若现的明暗变换。
颜色魔法 时间画布
珐琅盘在手表装饰中成本较高,并不是指材料的昂贵,而是其制作的工本。珐琅盘面常见三种:内填珐琅、掐丝珐琅和微绘珐琅。珐琅虽美,但风险也很大:各种釉料绘制在盘面上时不能混色;其次,在进炉烧制后图案的轮廓是否变得模糊都是风险所在,也是其价值所在。现代,艺术欣赏水平以及制表工艺都大幅提高,出现了两种以上的珐琅工艺混合的制作手法,更是弥足珍贵。
顶级珐琅技艺拥有通透温润的光泽和永不褪变的动人色彩,历经岁月洗礼,却始终历久弥新。相较于其他微绘作品,资历深厚的微绘大师必须深谙上百种不同颜色釉料的质地与特性,才可将主题画面亦真亦幻地呈现于表盘。制表大师透过高倍放大镜,选用质地上乘的毛刷首先将图案造型绘于无瑕的面盘之上,以细腻的笔触再现画面的精致线条。为了赋予画面独到色彩,仅调色这一环节就需经历反复不断的试验,以确保色彩不会随烧制而褪变失真。由于表盘上没有金属勾框,不同层次之间的混色与过渡则变得难上加难,所以珐琅师的每一个步骤都极其细致入微。特别是烧制过程中的每一道步骤都承担着极高的风险,火候与时间都需要极为小心的拿捏;加之珐琅的质地极为脆弱,制作过程中随时都有着碎裂的可能,因此对匠人的技艺和耐心都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
研磨珐琅釉料
神奇色彩 笔下生辉
当时间在匠人笔下被赋予颜色,便形成极具冲击力的视觉盛宴。珐琅工艺将色彩绘于表盘之上,承续数百年的钟表文化;因其稀缺产量,成为身价倍增的顶级表款。Reverso Tribute Enamel ‘XuBeihong’翻转系列珐琅腕表徐悲鸿画作限量版系列作品,是积家今年非常精美的文化表款。在装饰表背的过程中,首先要面对的挑战是将徐悲鸿原作面积逾1平方米的水墨画,微缩至2平方厘米的方寸之间。即便采用微绘工艺再现画作,也必须精准传达这位美术大师遒劲的笔触,并在微小细节处凝练骏马的神韵。每款各限量发行10枚,表背的珐琅微绘工序均需80小时方能完成。表盘一面以大明火珐琅涂覆于手工玑镂饰纹上,与表背画作形成视觉呼应。这些源自中国山水画的经典色彩,因承载深远象征意义而被历代画家推崇。其中《奔马》和《双骏图》特别版,灵感源自徐悲鸿先生于1942年创作的代表作《六骏图》。该作品取材自7世纪中国唐代太宗皇帝李世民陵墓昭陵中的一组石刻《昭陵六骏》,以礼赞大唐战马的赫赫英姿。而此特别版系列的第三款时计《立马图》,则基于徐悲鸿先生1939年的画作《立马图》而创作。
积家Reverso Tribute Enamel‘Xu Beihong’翻转系列珐琅腕表徐悲鸿画作《立马图》限量
同样是以珐琅创作的款式,百达翡丽(Patek Philippe)拥有大明火掐丝珐琅、微绘珐琅、灰调珐琅、flinqué透明珐琅、金箔珐琅、Fauré珐琅等众多古老技艺,并将其推向炉火纯青的崭新境界。与此同时,百达翡丽亦展现相对新颖的钟表技术,例如隆格维珐琅彩釉。“2025年珍稀工艺时计”系列将珐琅文化托举到天花板水准。再度鸟类创作的Golden Ellipse系列Ref.5738/50J-011“小葵花凤头鹦鹉”腕表,配备掐丝珐琅表盘,点缀微绘珐琅细节。Ref.992/138G-001“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怀表融汇微绘珐琅、手工雕刻与flinqué透明珐琅工艺,在表盘上重现这一中国顶尖国家森林公园的壮丽画卷。百达翡丽亦以时计臻品遥敬文学巨匠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Ref.20171M-001“鹦鹉螺号”圆顶座钟采用掐丝珐琅与灰调珐琅工艺,并点缀微绘珐琅细节,灵感源自凡尔纳著名的冒险小说《海底两万里》。身为日内瓦传统制表工艺的集大成者,百达翡丽始终致力于传承并推动时计装饰艺术工艺的发展。以上三款珐琅作品富有文化气息,是不可多得的藏品。
限量24枚的爱马仕(Hermès)腕表,延续该系列一贯纯粹的线条美学,在直径39.5毫米的铂金表壳中挥洒创意。表盘上外套最初现身于画家Caty Latham在1972年创作的“勃兰登堡”方巾图案,其灵感源自Émile Hermès收藏的一本十九世纪制服图录。如今,这幅被命名为Néo Brandebourgs的图绘化身充满未来感的制服上衣,色彩活泼鲜明,俨然一副“明日骑士的铠甲”。Slimd’ HermèsNéo Brandebourgs腕表运用了两项精湛工艺,将这幅图案呈献于表盘之上。首先通过雕刻工艺,让盛装制服的轮廓与细节在金属材质上逐步成型。随后,以微绘工艺为整件作品注入灵动生机,鲜明的色彩让每个元素呼之欲出,在一对指针扫掠下跃然于表盘之上。
宫廷文化向来是制表题材的不二之选,万宝龙(Montblanc)新表每一处设计细节皆汲取凡尔赛宫美学灵感,表盘再现了“紫杉树舞会”之夜镜厅的璀璨盛景。这一装饰杰作融合珐琅、微绘工艺,以及大理石与橡木镶嵌等复杂传统技艺,并将精密的三维建模与激光蚀刻等尖端工艺巧妙运用于蓝宝石水晶和黄铜之上,以创新技法呈现无与伦比的精美细节。凡尔赛宫留给世人最深刻的印象之一,便是尽管拥有逾2300间殿室,并历经数代扩建,其整体风格和装饰细节始终统一于巴洛克建筑风格的恢宏气韵。盘面灵感源自法国画家查尔斯·尼古拉·科尚于1746年创作的版画作品《凡尔赛宫假面舞会装饰画》。原作的复印件已被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伦敦大英博物馆等世界级艺术机构珍藏。表盘基底采用18K白金打造,先覆黑色珐琅层,再缀以金箔片,最后经高温窑炉烧制。这种珐琅与金箔的融合工艺,营造出烛光映照下水晶吊灯光影在窗棂间流转的效果,赋予表盘华丽深邃的视觉层次。
以建筑风景作为文化基因的作品还有很多,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Escaleau Pont-Neuf怀表绝对属于上品。而这要归功于La Fabrique des Arts工坊下珐琅大师的不懈追求,首要的任务是选取一系列色调,以展现巴黎胜景。最终,绿色系、蓝色系、棕色系和白色系下的30种颜色被选用。与其相辅相成的则有半透明、不透明和乳光三大类内填珐琅彩,以其各不相同的透光属性,实现别样动人的光线、亮泽和层次效果。经过超30次高温烘烤过程,表盘终于达到理想的鲜明色调,而每一次烤制始终存在断裂或破损的风险。在表盘上方,高空的色彩从深蓝柔和过渡至素白,为画面中的浓丽壮景留下宁静清雅的一角。挥舞的旗帜、跃动的麻雀、流经的货船等每一处活动要件均需10次至15次叠涂和烘烤,因而无一不鲜活如真。12种丰富色彩以微绘珐琅和珐琅工艺混合演绎,均呈现半透明和不透明效果,只为完成凝聚灵韵的点睛之笔。最终,表盘及其所含活动要件的珐琅工艺共耗费300小时、历经两月才得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