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新趋势!保险加入代销资产管理信托大军,金融产品销售渠道再整合

  原标题:新趋势!保险加入代销资产管理信托大军,金融产品销售渠道再整合;“综合金融服务”已成大势所趋

  来源:险企高参

  保险机构也可以代销信托产品了?

  2025年10月3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资产管理信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保险公司可代销代理销售信托产品,打破之前保险机构代销信托的资格限制。

第三十五条 信托公司可以自行销售信托产品或者委托其他信托公司、商业银行、理财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以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规定的其他机构代理销售信托产品。任何其他机构和自然人不得代理销售信托产品,不得以展示、介绍、比较单只或者多只信托产品特征信息并直接或者间接提供认购、申购、赎回服务等方式变相开展信托产品销售。

  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信托资产规模达到29.56万亿元,比2023年年末增加5.64万亿元,增长23.58%。其中58家信托公司的资产管理信托业务规模为11.39万亿元。

  与此同时,《办法》也对非信托机构的代理销售行为作出细致规范,从销售人员、宣传材料、客户信息保护等多个维度提出要求,整体监管框架与其他金融理财产品基本一致。在具体销售过程中,机构被明令禁止承诺保本保收益、违规宣传或误导投资者等行为,必须确保销售过程规范、信息透明,杜绝任何形式的违规操作等内容。

  代销信托产品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不仅可以增加些许“中收”,更是保险公司丰富财富管理功能的又一次升级。保险公司积累大量具备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客户,代销信托能充分挖掘存量客户的潜在理财需求,信托产品能填补保险产品在“中长期高收益理财” 领域的空白,形成 “保险保障 + 信托理财” 的综合金融服务,提升客户选择空间。

  此外,通过代销信托,保险公司可进一步绑定高净值客户的金融资产,避免客户因理财需求流失至银行、券商等机构。代理人也能通过信托产品拓展客户资源,加强客户粘性,增加收入来源。

  这并非保险、信托的首次互动。《办法》发布前,部分保险公司已通过与信托机构合作开展保险金信托业务进行尝试,市场反应积极。所谓保险金信托,是保险公司为客户提供人寿保险服务,客户将保险金作为信托财产委托给信托公司管理,实现财富传承、风险隔离等需求。如今年11月,中意人寿完成一笔1.8亿元保险金对接信托服务的签约。

  此外,还有2020年4月,平安人寿与平安银行、平安信托联手拿下一笔1.97亿元的保险金信托大单;2020年8月再次突破,上述几方签下2.6亿元的保险金信托大单;2021年年中,平安私人银行协助客户成功设立国内客户个人最大规模保险金信托3.75亿元。

  作为刚被“放开”的一个赛道,保险公司进入信托销售市场之前,这个赛道已存在银行、券商等成熟玩家,保险公司如何融入惹人注意;此外,信托产品不承诺保本,收益表现易受资本市场波动,而在信赖保险产品的投资者视野中,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的分红险也有1.75%的保底利率,这也意味着不同类型的金融产品销售可能暗含风险。

  站在更高的宏观视角来看,金融产品销售渠道的整合已成为明确趋势。

  去年年中,非银机构与保险公司的“接洽”,使保险销售渠道“大军”在个险、银保、团险的基础上新添了券商、基金、三方财富公司等渠道。说起来,保险公司也属于非银机构,基于自身客群属性,亦能跨界延伸,此前已有保险代销公募基金、银行理财、券商资管产品,实现“保障 + 理财”一体化服务。

  长远看,金融产品销售渠道的整合几乎已经是明确趋势。2025 年 7 月《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发布,对金融产品销售的投资者适当性评估、风险匹配、信息披露制定统一标准,避免此前 “渠道分割导致规则不一” 的问题,自2026年2月起实施。同时,《资产管理信托管理办法》将 “适当性管理、销售管理、信息披露、风险管理等方面” 列为监管重点,确保跨业代销在规范框架内推进,为渠道整合提供制度保障。

  在市场层面,高净值客户对“全链条金融服务”的需求强烈,他们不仅需要保险的风险保障,还需信托的资产隔离、基金的收益增值,整合后的渠道能提供 “保障 + 理财 + 传承” 的一站式方案。面对这一趋势,各类金融机构正积极拓展代销品类,力图打造综合财富管理能力,以在未来的竞争格局中占据主动。金融产品销售渠道从 “分割” 向 “整合” 演进已成为不可逆的趋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新趋势!保险加入代销资产管理信托大军,金融产品销售渠道再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