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工业报)
11月22日,哈电集团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哈电汽轮机”)自主研制的世界首套660兆瓦双中压缸多能级热电联产汽轮机组在国能福州二期项目成功实现双机投产,机组运行平稳,各项性能指标优良。作为国家第五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工程,项目的成功投运标志着我国在高参数、大容量热电联产装备研发与应用领域取得又一重要突破。
图为国能(福州)热电有限公司二期项目
国能福州二期项目作为福建省优化能源结构、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工程,在立项之初,客户明确提出三大核心诉求:在660MW纯凝工况下保持机组高效运行;满足多能级、高参数、可调节的抽汽需求;实现抽汽可调,推进热电解耦。哈电汽轮机秉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理念,立足客户实际需求,突破传统设计局限,摒弃传统的坐缸阀与回转隔板模式,统筹兼顾经济性与灵活性,创新开发世界首台超超临界660MW双中压缸多能级高参数可调节抽汽式汽轮机。
在机组研发设计过程中,为满足超高压、高压与低压三类供汽需求,研发团队科学选择抽汽位置,精准制定控制策略,确保设计方案具备高度的工程可行性。通过与实际生产、安装与运行环节的紧密对接,聚焦安全、高效与灵活运行,项目实现了三大行业首创:
首创补汽阀区域与超高压供热互通技术,拓宽了机组的超高压供热功能;依托公司具备精调功能的中压主汽调节联合阀专利技术,实现与锅炉的深度耦合,达成高压最优位置抽汽;创新采用“双中压缸”设计,显著提升了低压抽汽调节的灵活性,大幅优化了机组的经济性。此外,根据项目的具体需求,选用了能够灵活适配940mm、1040mm、1220mm等多种尺寸叶片的低压模块配置,以实现全年最优的运行能效。
国能福州二期项目全面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126亿千瓦时,并实现高效稳定的工业全流程、大流量抽汽供应,全面提升区域电力与热力供应保障能力。同时,该项目通过构建“高效—灵活—低碳”三位一体技术体系,创新性地兼顾了新一代煤电技术,满足电厂作为基础调峰功能定位的需求。在30%深度调峰负荷下,机组仍能稳定实现大容量多级供热,高度契合国家推动工业园区供热清洁化、集中化发展的政策导向,彰显了哈电汽轮机在自主创新设计方面的先进、成熟与可靠性,为我国新一代煤电重大装备技术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多能级高参数可调节抽汽汽轮机的成功研制,填补了国内高效机组在多能级工业抽汽领域的技术空白,为石化园区、综合工业园区等集中多能级用热场景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目前,该机型还应用于国能清水园、国源电力哈密等项目,其供热创新技术可灵活组合、广泛复制,将持续引领国内热电联产装备技术升级。(王林 戴博林 王程乘)
审核:胡明旺
责编:左宗鑫
编辑:高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