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孩子的身高是家长的心头事,一些奶粉商家瞄准家长的焦虑,在宣传中极尽忽悠。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市场上不少儿童奶粉专门以长高为卖点。有的篡改研究数据做宣传,暗示饮用奶粉能让孩子长高;有的直接用“月涨2公分”“助力高个”等宣传语吸引家长;有的将产品命名为“乐高高”“1米九九”等,试图与长高功效攀上关系。
喝奶粉当然可以促进孩子发育,但将奶粉与身高捆绑则纯属炒概念。儿童身高受遗传、营养、运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奶粉仅能提供基础营养素,怎么可能一喝就长高?即便在保健食品范围内,国家也从未批准过“增高”这一功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对保健食品之外的其他食品,不得声称具有保健功能。广告法也明确,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部分儿童奶粉商家的宣传,很可能让消费者误以为普通奶粉具有促进身高增长的保健作用,显然与上述法律法规相悖。
据报道,此前已有儿童奶粉因宣称能够“激发身高潜能”等,被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罚款20万元。反面典型在前,为何部分商家仍不知收敛?答案很简单:有利可图。当下奶粉市场竞争激烈,不少商家都在想办法“突出重围”。身高作为家长最直观的育儿焦虑点,自然成为差异化竞争的营销突破口。加几句增高话术,就能比普通奶粉售价高出许多,也难怪部分商家我行我素。
营养奶粉炒的是概念,到头来只养肥了商家的钱包;喝了增高奶粉不可能人均1.9米,最终增加的是商家的收入。奶粉商家信口开河、产品功能名不副实,让诚信为本的市场秩序“营养不良”,也让行业发展的“天花板”变矮。
任何对消费者“能骗则骗”的恶劣行为,都必须彻底根除。监管部门要严惩害群之马,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平台对涉嫌虚假宣传的直播间,该封则封。只有让吹牛者付出应有的代价,才能制止奶粉商家一再打“擦边球”,才能防止增高奶粉的忽悠含量屡屡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