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县筑基强链提升产业效能
每日甘肃网11月24日讯 据天水日报报道【天水融媒记者裴婷婷 张雷】今年以来,武山县以建设农业强县为目标,按照“六抓六化六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思路,围绕打造蔬菜和生猪两个“五十亿级”全产业链,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果品、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全面构建“2+5+N”现代农业产业布局,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设施农业夯基石,规模种植拓新局。新建钢架大棚3200亩,翻建农业设施大棚557.03亩,建成豆角和辣椒规模化种植基地22个共1.32万亩、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小区3处共210亩、标准化食用菌基地35亩,带动群众种植豆角6万亩,武山干制香菇远销越南。
蔬菜集群延链条,产业强镇树标杆。高原夏菜精深加工、蔬菜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发酵蔬菜产业建设等3个蔬菜全产业链精深加工项目建成投用,洛门镇成功入选2025年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蔬菜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显著提升。目前,全县蔬菜播种面积38.46万亩,产量108.96万吨,产值30.14亿元。
畜牧养殖扩规模,精深加工增效益。依托“甘味”生猪产业集群发展项目,年产50万头生猪屠宰及肉类精深加工、年产10万吨生物菌肥等项目加快建设,新改扩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2个,累计建设各类圈舍1.46万平方米、鱼池6800平方米。目前全县畜禽饲养量达190万头(只),存栏141.58万头(只),产值9.84亿元。
果业升级提质效,稳产增收固根基。持续推进果品产业迭代升级,高标准完成2000亩老旧果园改造和1500亩果园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全县果品种植面积6.83万亩,总产量8万吨,预计总产值突破5亿元。扎实推进品牌培育,“甘武农”苹果入选“甘味”农产品名录,4个果品获绿色食品A级认证,选送参加“甘肃好苹果”品鉴的8个样品全部获奖。
药材种植标准化,道地品质促振兴。大力推进道地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建成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13个共1.43万亩,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4.8万亩,预计产量1.6万吨、产值2.5亿元。
品牌认证强内涵,包装统一亮形象。加强地域品牌建设,新认证绿色食品2个、续展认证5个,新申报6个,落实农产品统一包装标识补贴奖励,惠及14家企业,共计100万元。截至目前,全县有效期内“三品一标”产品达32个,“甘味”农产品6个。
责任编辑:樊醒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