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韩沛
记者11月23日从自治区财政厅获悉,今年1—10月,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分别完成1509.93亿元、5314.9亿元,同比增长3%、4.1%,收支累计增速连续10个月均实现“双增长”。其中,民生支出4274.1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0.4%,这一占比创近7年同期新高。
65亿元支持大力提振消费
在扩大有效投资和提振消费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了核心支撑作用。截至10月底,广西累计发行项目建设新增政府债券达349.33亿元,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项目建设资金183.71亿元,统筹安排重大工业项目前期工作周转资金等75亿元,促进重大项目加速落地。政府投资基金的撬动效应显著,围绕“1+10+N”基金集群,自治区本级财政通过引导基金,累计实缴出资89支子基金135亿元,带动社会资本实缴超过547亿元,投资广西区内及引入广西企业超过135家,有效推动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消费端的财政支持同样精准有力。广西聚焦以旧换新“扩围”和“便利”升级加码,安排65亿元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安排57亿元推动育儿补贴、学前教育免费等政策落地生效,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前10月科技支出57.62亿元
在稳定市场主体和就业基本盘方面,财政支持精准而务实。为切实降低民营企业负担,广西安排22亿元支持金融惠企贴息,今年7—10月,全区金融惠企财政贴息贷款投向民营企业635.44亿元,惠及民营企业2.35万户,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6.84亿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1—10月,全区就业补助支出25.99亿元,同比增长3.6%,资金重点用于保障公益性岗位、社会保障补贴以及支持就业创业和职业培训,有力稳定了就业形势。
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方面,财政资金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科技创新。截至10月底,累计安排专项资金35亿元支持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加快制造业延链补链强链,并投入专项债券超90亿元支持产业园区发展。持续激发人工智能领域活力,安排7亿元支持广西人工智能学院等项目建设。此外,通过完善财政科技经费分配和管理使用机制,加强科技资源统筹配置,1—10月,全区科技支出达到57.62亿元,为创新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
民生支出创历年同期新高
广西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1—10月,全区财政民生支出4274.19亿元、规模连续10个月创历年同期新高,同比增长4.3%、增速创近6年同期新高,各项民生事业得到有力保障。
其中,教育支出1064.49亿元、增长10.2%,用于强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66.96亿元、增长10.5%,切实强化了最低生活保障和就业保障;农林水支出604.30亿元,持续夯实“三农”基础,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卫生健康支出581.6亿元、同比增长4.5%,增加了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补助,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交通运输支出319.57亿元、增长17.3%;节能环保支出57.16亿元、同比增长34.6%,有力支持了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