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开封发布
全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的“慢跑”,而是一场关乎民生福祉、城市发展的“极限冲刺”。唯有以铁腕之力筑牢生态屏障,以冲刺之势破题拓路,方能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始终保持冲刺状态,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动力源。越是形势严峻,越是紧要关头,越不能有丝毫懈怠。唯有以铁腕举措破除沉疴,以冲刺状态决战决胜,才能守住生态底线。我们要把制度笼子扎得更紧,让生态保护红线成为不可逾越的“高压线”,让追责问责成为刚性的“硬约束”。这种铁腕治理,是精准施策的靶向治理,也是抓源治本的系统治理。我市高度重视产业结构优化,实施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开展大气污染精准防控,为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了坚实保障。
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成功来之不易,一些同志对开好局、起好步高度重视,但在接近目标时,往往容易滋生自满、懈怠情绪。这就要求我们摒弃“松口气、歇歇脚”的惰性思维,保持“不松劲、不停步”的冲刺姿态。我们要以冲刺之姿抓落实,靶向发力、压茬推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好每一项工作,把污染防治攻坚的各项部署转化为蓝天常在、碧水长流的生动现实。
始终保持冲刺状态,是“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与“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的有机结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攻坚合力。要建设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既要有把每一项任务都当作最后100米来冲刺的执着,也要有把每一个细节都当作核心节点来把控的严谨。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当铁腕举措筑牢制度屏障,冲刺状态成为工作日常,污染防治工作就能不断取得新突破,就能守护好蓝天、碧水、净土,为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根基。
来源:《开封日报》
值班编委:丁冠华
审核:刘陆军
编辑: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