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京晨报)
转自:南京晨报
秋冬交替,不仅是季节的转换,更是多种皮肤病伺机而动的“多事之秋”。江苏省第二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孙彩虹表示,当空气变得干冷,我们的身体,尤其是作为人体第一道防线的皮肤,正悄然经历一场严峻的考验。
皮肤干燥与瘙痒症
成因:这是秋冬最常见的皮肤困扰。随着气温下降,湿度降低,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减少,皮肤表面的“皮脂膜”这道天然锁水屏障变得薄弱,导致水分快速流失,从而出现干燥、脱屑、紧绷,甚至引发剧烈的全身性瘙痒,尤其以小腿、前臂和腰腹部最为明显。
特点:越洗越痒,越抓越干,尤其在夜间脱下衣物时,瘙痒感更为剧烈,形成“瘙痒-搔抓-更痒”的恶性循环。
预防与护理:秋季对抗皮肤干燥与瘙痒其精髓在于:温和清洁、及时保湿、环境加湿、科学止痒。
乏脂性湿疹
成因:乏脂性湿疹又称冬季瘙痒症,裂纹性湿疹。可以看作是皮肤干燥的“升级版”。当皮肤极度干燥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红斑、细小的裂纹,形似“碎瓷”,伴有灼热、刺痛和瘙痒。严重时裂纹加深,甚至出血。
特点:好发于老年人的小腿胫前,因为老年人皮脂腺本就萎缩。但任何年龄层,如果护理不当,都可能中招。
预防与护理:秋季对抗乏脂性湿疹,是一场围绕 “保湿” 核心的战争。从温和清洁到足量保湿,从环境加湿到衣物选择,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预防的价值永远大于治疗。
银屑病(牛皮癣)复发或加重
成因:银屑病是一种与免疫相关的慢性复发性疾病。秋冬季节日照时间缩短,阳光中的紫外线对病情的天然抑制作用减弱;加上天气干冷、上呼吸道感染增多等因素,常导致病情复发或原有的斑块增厚、扩大。
特点:境界清晰的红色斑块,上覆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后可见薄膜和点状出血。
预防与护理:秋季银屑病的防治策略核心是“保湿、防感染、避诱因、稳治疗”。患者需要成为自己健康的“管理者”,通过细致入微的日常护理与规范的医疗干预相结合。
孙彩虹特别提醒:如果皮肤问题已严重影响生活,如瘙痒无法忍受、皮疹范围扩大、出现渗液或感染迹象,请务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切勿自行滥用激素药膏。总之,秋冬交替是对我们皮肤屏障功能的一次大考。通过温和清洁、足量保湿、环境调节和良好生活习惯,我们完全可以建立起坚固的肌肤“防御工事”,从容应对季节变迁,让肌肤在寒风中依然保持水润与健康。
通讯员 苗卿 葛妍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孙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