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甘肃安宁:检察力量护航“银发经济” 筑牢老年人权益法治屏障

(来源:经济参考报)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以满足老年群体需求为核心的“银发经济”正加速崛起,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此背景下,实现老有所养,不仅是千家万户对美好生活的朴素向往,更是检验社会治理效能和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尺。检察机关如何立足法律监督职能,精准对接老年群体需求,有效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为银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可靠、可信赖的法治环境,成为一项重要课题。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人民检察院的系列探索,提供了以法治力量保障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精准监督,筑牢“一餐热饭”安全防线。社区长者食堂作为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关键一环,直接关系老年群体的“一餐热饭”问题。然而,这一新兴业态在发展初期面临监管责任主体模糊、职能交叉等困境。

安宁区检察院积极响应最高检“食药安全益路行”专项监督,通过深入排查发现,“多头交叉监管”的本质是关键环节的衔接缺失与责任模糊。为此,该院创新履职方式,在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程序的同时,召集相关职能部门召开“圆桌会议”,推动明确食材采购、加工制作、餐食配送等环节的主责部门,构建覆盖“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责任体系。

在厘清责任的基础上,检察机关精准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与联合检查机制,实施高风险环节靶向治理。整改后,食堂后厨新增规范的食材处理流程图,用餐区悬挂监督电话与安全承诺书,管理显著规范,为银发经济新业态健康发展夯实了安全基础。

系统治理,织密养老机构安全防护网。保障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将监督视野从单点突破扩展到系统治理。该院将监督触角延伸至养老机构运营的多个维度,围绕消防设施、危险器具管理、食品留样制度、从业人员背景调查等关键环节开展系统性监督。

针对发现的问题,依法向行政监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8份,督促整改问题13处。这一过程不仅推动具体问题整改,更督促对辖区10余家养老机构开展全面排查,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规模效应,有效提升养老服务规范化水平,为银发经济营造可预期、可信赖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多元保护,构建老年人权益保障全链条。在筑牢安全防线的同时,畅通老年人维权渠道、守护其核心权益,是增强老年消费信心、促进银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面对诉讼困境的老年人,该院运用民事支持起诉职能,介入赡养费、人身损害赔偿等纠纷,助力追索合法权益。对于因案致贫、生活陷入困境的老年群体,则坚持“应救尽救”原则,及时发放司法救助金,传递司法温情。

在财产安全这一老年人最关切的领域,该院双管齐下:一方面,通过办理监督案件维护其财产、医疗等核心利益;另一方面,坚决守护老年人的“钱袋子”,构建起事前预防、事中干预、事后救济的全链条保护网。

“通过综合运用多元法律监督手段,我们将检察职能有效嵌入‘银发经济’发展链条。”该院负责人表示,“在筑牢安全底线、规范市场秩序、保障个体权益等方面,检察机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银发经济业态不断丰富,安宁区人民检察院将持续更新监督理念,优化履职方式,以更高水平的检察供给,为夕阳红的美好图景增添更加坚实的法治底色,护航银发经济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甘肃安宁:检察力量护航“银发经济” 筑牢老年人权益法治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