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只需拍张照片,线上就能配把智能钥匙?细思极恐……

转自:法治网

汽车钥匙丢了,配把新的在4S店问价要580元,上网搜索攻略发现,在电商平台上只需90元?

近日,法治网记者在多个平台搜索发现,线上配汽车钥匙、家用门锁钥匙,商家仅要求提供钥匙型号或外观照片即可接单。这一服务在给用户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暗藏安全隐患……

法治网记者以“配汽车钥匙”为关键词搜索,发现不少相关店铺,其中销量最高的店铺,显示近期相关总售商品月销量达4.6万件。记者随机咨询了10家店铺,均未要求提供车辆归属证明或个人身份信息。

一家店铺客服表示:“只要发钥匙正反面照片和车型,就能配智能钥匙,全国包邮,收到就能用。”当被问及是否需要验证车主身份时,客服直言:“不用那么麻烦,我们只负责配钥匙,不管其他。”

“线上配钥匙存在不少风险,比如商家可能缺乏相关经营资质、难以被有效监管,钥匙关键信息可能被复制且未妥善管理,进而给消费者财产安全带来隐患。”在接受法治网记者采访时,《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孙振勇律师指出。

记者走访线下正规配钥匙门店发现,行业普遍执行严格验证流程。“配置汽车钥匙需出示身份证、行驶证,家用门锁钥匙需提供房产证明或房东授权,所有信息都会留存备案。”某配钥店负责人说,而线上平台几乎没有准入门槛。

事实上,这一潜在隐患在现实中已有案例。据《北京晚报》报道,2016年12月的一天,被害人宋某将包括家门钥匙在内的一串钥匙丢在公司车间的卫生间,当时他以为掉进了马桶,便用妻子的钥匙重新配制了新钥匙。谁知,丢失的钥匙被同事王某捡走。王某用手机对被害人的房门钥匙进行了拍照,后将钥匙照片发送给网络商铺。之后,他利用配制的钥匙先后数次进入宋某家中实施盗窃,被摄像头拍下,宋某发现后随即报警。2017年8月23日,北京市丰台区检察院以涉嫌盗窃罪,对王某提起公诉。

那么,若不法分子利用电商配钥匙实施盗窃等犯罪,商家和平台是否需要承担责任呢?

《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熊宗鹏律师表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商家未核实身份即提供配钥匙服务,明知用于违法犯罪仍提供帮助,在刑事层面可能构成违法犯罪行为的帮助犯,在民事层面,可能需要与不法分子承担连带责任。

对于平台责任,熊宗鹏分析认为,根据民法典、电子商务法等相关规定,若平台明知或应知商家故意为不法分子提供钥匙配制服务,却未及时制止或采取下架、封号等必要措施,需与商家共同承担连带责任。

中国五金制品协会锁具专业委员会高级技术顾问李永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部分智能钥匙加密技术薄弱,容易被复制或破解,给车辆安全带来隐患。同时,部分汽车智能锁系统存在软件漏洞,黑客可通过网络或OBD接口入侵系统,控制车门锁、启动引擎等。

对此,孙振勇提醒,消费者选择线上配钥匙时,应核实商家是否为正规注册公司、有无开锁备案,同时保留好聊天记录、电话录音、收款凭证等;若因钥匙被滥用遭遇损失,可通过向服务平台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向公安机关报案、提起民事诉讼等途径维权。(文 | 李梦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只需拍张照片,线上就能配把智能钥匙?细思极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