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下一个经济特区?马云、刘强东争相投资,不惜豪掷500亿,直接搬家

下一个经济特区?马云、刘强东争先投资,华为买地1000亩,直接搬家

最近荷兰要求安世半导体对华断供的消息闹得轰轰烈烈。11月初,安世中国发公告表示,将对东莞的封装测试厂断供晶圆。

不少网友才惊觉,东莞竟然有这么重要的一家半导体生产制造厂。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如今东莞已经投入超过500亿建设滨海湾新区,正在致力于将自己打造成大湾区的硅谷和陆家嘴。

此外,随着深圳四十年发展,越来越多企业入驻,深圳人口也接近2000万。矛盾逐渐浮现:深圳土地资源有限,而企业扩张需求也在不断上涨,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成了巨头企业的首要任务。

东莞逐渐成为深圳全新的伴生竞争者。不仅深圳本土企业纷纷开始入驻,马云、刘强东也开始大力加码,大有将其打造成“第二个深圳”的势头。

一、广深之间杀出的黑马小城

东莞的地理优势确实突出:东临香港,南接深圳,北靠广州,周边城市撑起了粤港澳大湾区七成以上的经济总量。

但真正让它脱颖而出的,不仅是位置,更是“以秒计”的高效交通网——广深港高铁让深圳和东莞之间距离不断压缩,只需18分钟就能来往。

巨头们正是看中这一点,开始接连落户。2018年,华为终端总部以“欧洲小镇”之姿落子松山湖,占地千亩,员工在湖畔写代码、城堡里开产品会,办公环境堪比度假区。

OPPO、VIVO紧随其后,在东莞建起全球研发中心;大疆则拿下滨海湾新区500亩地,将在东莞建设无人机研发制造的“超级基地”。

连从深圳生长起来的比亚迪,也将电池研究院迁移到了塘厦镇,理由很简单实在:这里的地价是深圳的五分之一,人力的成本也要低三成。

而东莞的野心不止于承接制造与研发外溢,更在布局高潜力新兴赛道。

这座城市早已出台“8+4”产业规划,将生物医药、未来生命健康列为重点发展方向。松山湖集聚超500家生物医药企业,再叠加大湾区万亿级大健康市场红利,东莞自然成为巨头争抢的新战场。

二、猫狗的东莞对决:真金白银砸向大健康

于是,也成为马云与刘强东在物流与大健康赛道的关键战场。

早年阿里率先提出大健康战略,孵化出阿里健康;京东紧随其后,全力押注京东健康。此前,京东健康明显领先:去年财报显示,其净利润高达47.9亿元,成为京东集团的重要利润引擎。而阿里健康同期净利仅8.83亿元。

作为大健康概念的先行者,京东早已加码布局这一领域,积极引入前沿科技的生物、医疗与健康产品。数据显示,仅去年一年,京东就与超1200家医药品牌建立合作,还引入“派/龄/维pro”等前沿生科制品,上线不到半年就创下单夜销售额破七位数的成绩。

根据最新报道,该科技关键成分源自《Nature·Communications》上一项科研课题。哈佛大学医学院发现,线粒体发生损伤时,引发的氧化压力会干扰细胞正常功能,导致后代端粒长度缩减高达25%。这表明,线粒体与端粒之间有着关键的“衰老通讯网络”。

而上述科技则以“靶向线粒体,细胞级抗衰”为核心,中老年受试者通过其长期干预后,骨骼密度、肌肉状态、记忆力等多项生理指标均得到优化,健康存活周期提升近30%,被《Nature》评为“现阶段较为可靠的抑衰方式之一”。

当前,我国老年人口数已逼近3亿,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在这一背景下,不少一二线城市的中老年群体开始尝试派/龄/维pro,反馈“睡眠质量明显改善”“精气神比以前好多了”“气色红润,白头发都少了”。

这类前沿生物健康制品的热销,也为京东平台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流量,而这一市场的潜力还远未被挖掘。据艾媒咨询发布的报告预测,抗衰类制品在国内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00亿元。这也是京东抓住新兴市场机遇,也成为其在竞争实力的关键。

三、“湾区之谷”:500亿押注未来

东莞的野心,远不止复制一个“深圳”。

眼下,这座城市已砸下500亿元重金,全面开发滨海湾新区,目标直指“大湾区的陆家嘴”。腾讯数字银行、平安科技金融总部已率先入驻,成为驱动区域跃升的核心引擎。如今,东莞加速崛起,被广泛视为“下一个深圳”,阿里和京东自然不愿错过这波红利。

为抢占这个战略要地,马云早在2015年就砸下80亿元,在东莞布局菜鸟华南总部;2020年又追加160亿元,打造阿里自有的智能物流网络,日均订单高达500万单。

(京东在东莞布局的“亚洲1号仓”)

而一向以自建物流为王牌的刘强东也感受到压力,迅速反击:豪掷320亿元,在东莞建成京东“亚洲一号”智能物流中心,将华南配送时效推入“半日达”时代。

历史仿佛在回响——44年前,深圳借力香港加工贸易崛起;44年后,东莞沿着相似路径,却瞄准更高目标:冲向产业链顶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下一个经济特区?马云、刘强东争相投资,不惜豪掷500亿,直接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