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湖晚报)
转自:南湖晚报
N记者 沈爱君 金蝉孝 摄影 叶语波 戴秀华
嘉兴孩子脚下踩的是有着7000年历史的深厚土地,千百年来孕育了一代代杰出英才,多少名人伟人从这里出发,走向广阔世界,又有多少英雄豪杰在嘉兴留下千年传说。21世纪的“大国少年”,受这方水土滋养,对其深厚的人文底蕴了解多少?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怎样把故乡的深厚滋养转化成大步向前的勇气和力量?
11月12日至14日,嘉兴孩子迎来了自己的首个秋假。秋假去哪儿?孩子放秋假,爸妈没放假,咋办?“爱君家长会”因此接到很多家长的求助和建议。
秋假期间,家长能请假陪伴孩子共赴“诗和远方”,固然是理想的亲子度假方式;但如果家长一时请不出假,又不想让孩子“宅”在家,那么选择“就近走走看看”同样是一场兼顾“研”与“学”的成长之旅。
三天秋假很忙也很嗨
作为“嘉有大国少年”教育创新项目的重要活动,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日晚报事业部“爱君家长会”专门为迎来秋假的“大国少年”们规划好了研学路线——“大国少年 走读嘉禾”活动在11月12日正式开启。
第一天去桐乡市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体验模拟飞机驾驶和无人机操控,参加挖番薯、集体做饭和篝火晚会。
第二天上午在拥有江南船拳等非遗传承项目的海华武术馆学习武术、聆听故事、品尝特色包子;下午先去胥山景区,感受伍子胥的豪情壮志与其千年文化影响,随后前往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参观嘉兴爱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物实验室,听教授讲解国内领先的细胞培养和产品研发技术。
第三天上午在华航唯实机器人实训基地体验“机器人如何服务人类”;下午去秀洲区王江泾镇陶仓理想村,在连廊下一起烧野米饭并共进午餐,在VR文创厅中“棋逢对手”,玩转象棋、围棋、军棋、跳旗、飞行棋、斗兽旗,并在VR的助力下穿越宇宙神游古埃及,随后前往位于油车港镇的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嘉兴),感受科研氛围,聆听罗壹允博士带来的讲座《电磁波与我的科研故事》。
这场秋假研学,既有参观走访,也有动手实践;既有一人一块番薯地的个体行动,也有集体烧野米饭的互相合作;既有千年遗址的考古和非遗文化的传承,也有VR引领的穿越;既有和钢筋铁骨的机器人的互动,也有对血肉生命最小组织的“显微”观察……这场研学让“大国少年”们心头的科技种子茁壮成长。
嘉兴爱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实验室细胞生产部经理程霓虹和研究员吴广带着孩子们参观了细胞培养室,指导他们使用普通显微镜观察普通细胞系形态,通过荧光显微镜清晰观察到绿色或红色荧光细胞的视觉效果,还讲解了荧光标记株在生物领域的应用价值。分子实验室、移液器、离心机、电泳仪……近距离接触科研设备让“大国少年”们有了“将来要当生物学家”的理想。
“大国少年”张理宸的妈妈写下千字随笔《娃去研学了》,称赞“这是一趟绝妙的研学之旅”;“大国少年”葛安泽的妈妈说:“辛苦老师们,孩子回来滔滔不绝地讲述每天的见闻……”还有多位爸爸向记者感慨,从图片直播中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容,就觉得太值得了,“至少在这三天里,他们几乎‘忘了’手机的存在。”
“大国少年”说收获
丰收地里的“脏脏包”
N嘉兴市实验小学(亚欧校区)206班 焦距
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桐乡的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体验农田丰收带来的满足与快乐。劳动的辛苦,让我体会到农民伯伯的不易,也让我感受到探索的欣喜,尝到了秋天的“甜味”。在红薯田里,我照着老师教的方法,慢慢把红薯周围的土刨开,它胖乎乎、圆滚滚的身子就渐渐露了出来,裹着泥土,像个沾满巧克力粉的“脏脏包”。看着满地的红薯,我想起那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更懂得了珍惜粮食的道理。这真是一次有意义的体验!
“以后这样的活动,我还要参加”
N上海外国语大学秀洲外国语学校 叶夏
这次研学,我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许多新朋友,我们一起玩游戏、参加劳动,特别让我难忘的是挖番薯和一起做饭的时光,我还学会了打鸡蛋。
回到家,爸爸妈妈看到我带回来的番薯,惊讶地问:“你挖了这么多呀,是不是最多的那个?”我自豪地回答:“我可能不是最多的,但我挖到了最大的!”这次劳动让我体会到了工作的辛苦,以后我会更懂事,少让大人操心。
秋假研学这三天,我学到了新知识,见到了许多没见过的机器。我对爸爸说:“以后有这样的活动,我还要报名!”真想快点再见到我新认识的小伙伴们啊!
不会忘记的美好回忆
N上海外国语大学秀洲外国语学校 叶灵
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天的篝火晚会。轮到我表演时,我讲了三个脑筋急转弯,题目虽然简单,却把大家都逗笑了。大家手拉手围着篝火转圈跳舞,让原本陌生的小伙伴们一下子熟悉起来。指导老师在旁边讲解,也让我们学到了不少关于篝火晚会的知识。
秋假研学结束了,我已经开始期待下次再和大家一起玩耍。这次研学收获满满,相信这些美好时光一定会成为我童年里难忘的回忆。
度过了一段非常快乐的时光
N上海世外教育附属嘉兴秀湖实验学校316班
余芷昕
这次研学之旅,我收获满满,不仅学到了新知识,挑战了自我,还结识了新朋友。以前我对飞机了解不多,这次研学让我明白了飞机的飞行原理,我还亲手操作了基础仪表盘。无人机体验同样让我大开眼界,我们四人小组分工协作,成功将无人机升至半空,用手机操控它搭载的相机,为大家拍下了一张集体照。看到照片的那一刻,大家都觉到神奇极了,满满的成就感涌上心头。
这是我第一次独立出行,对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我成功克服了内心的紧张,勇敢迈出了这一步,真为自己感到骄傲。在这里,我重逢了幼儿园的同学,也认识了许多新朋友。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探索,度过了非常愉快的时光。我还亲身体验了许多以前从未接触过的科学仪器,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奥秘的科学世界,眼界一下子开阔了许多。我真的很喜欢这次秋假研学,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还要参加!
(篇幅所限,其他“大国少年”们的研学心得,将在下周日的《南湖晚报》上发布。)
“嘉有大国少年”教育创新项目是由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资深教育记者沈爱君在2025年以“爱君家长会”的形式,策划和组织的教育创新项目。沈爱君系嘉兴市政协常委、民盟嘉兴市委会委员,已出版多部个人专著,有25年的教育记者经历,2023年开通腾讯视频号“晚报爱君嘉有儿女”,以“爱读时光”“青春信箱”以及名家访谈等视频专栏,助力嘉兴家长科学育儿。2025年5月,沈爱君以“爱君家长会”的形式,针对家长育儿的难点和痛点,整合优质资源,设计推出线下家庭教育公益活动,提升嘉兴孩子的人文素养和科技素养。
活动形式:在活动正式开始前的一周内,在“南湖晚报教育”等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活动消息,接受预约报名。
活动费用:本项目属于“创新公益项目”,多数活动免收费用,部分开支较大的活动,以自愿原则收取成本费。对长期坚持参加本项目活动的孩子,将给予多方面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