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巴西贝伦气候大会上的中国声音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闭幕在即。美国缺席,欧洲和加拿大顾虑重重,单边主义抬头与地缘政治紧张加剧给全球气候治理合作带来挑战……大会能否达成共识仍未知,但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尽管面临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巨大挑战,全球南方国家坚持在能源转型道路上稳步前行,大会上的中国声音获得众多与会嘉宾的认可和支持。

坚持绿色低碳转型不动摇

今年是《巴黎协定》签署十周年,也是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第五年。长期以来,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坚持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坚定推进“双碳”目标。

漫步大会国家馆区,“中国角”每日高朋满座,是大会的“强力磁场”和与会代表的热门“打卡地”。从用再生电路板与退役锂电池铝材制作的桌椅,到稻壳制作的可降解水杯和纸制茶几,处处细节体现出绿色低碳理念。

联合国秘书长气候行动特别顾问塞尔温·哈特在“中国角”系列边会开幕式上回忆2010年第一次到访中国的情景时表示,15年间中国不仅加速了清洁能源发展,还向世界展示了清洁能源如何真正改变人们的生活。他相信,中国在绿色转型道路上的领导力将发挥关键作用。

近年来,中国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三新”经济占GDP的比重超过18%,绿色低碳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推动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是解决气候危机的明确路径。虽然国际形势动荡不安,但绿色转型大势已不可逆转。绿色低碳发展是能够统筹兼顾环境保护、经济增长、民生保障等多重目标的发展路径,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对中国在能源转型和碳排放管理方面的努力提出肯定。尽管各国资源能源禀赋不同,绿色低碳转型的基础、面临的困难不同,但我们应该坚定转型信心不动摇、行动不停止、力度不减弱,共同迈向更加绿色低碳的未来。

落实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指出,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重,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盛行、美国再次退出《巴黎协定》等诸多挑战叠加,全球气候治理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在促进全球能源和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上贡献卓著。2016年以来,中国提供并动员项目资金超过1770亿元人民币,有力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分别下降超60%和80%,创造了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46%的工作岗位。2024年,中国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累计为其他国家减少碳排放超10亿吨。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弗朗切斯科·拉卡梅拉表示,全球能源转型已从共识走向行动,中国建成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持续加大能源基础建设投资,提升能源系统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为全球提供了可借鉴的转型样本。

深化全球绿色发展合作

气候变化挑战日益严峻,更加需要世界各国团结合作,携手应对。中国始终致力于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携手其他发展中国家共同应对气候挑战、分享绿色发展成果。

截至2025年10月底,中国已与43个发展中国家签署55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累计实施300多期能力建设项目,为120余个发展中国家提供1万余人次培训名额。

中国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表示,作为世界绿色发展的坚定行动派、重要贡献者,中国始终坚持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建设性参与气候变化多边进程,同各方一道,切实履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各尽所能、团结协作,为共建清洁、美丽、可持续的世界注入智慧与力量。

中国以开放的姿态、创新的形式和真诚的合作告诉世界:中国不仅是气候行动的践行者,更是全球绿色发展的推动者。中国声音正在响彻世界舞台。

(据新华社巴西贝伦11月21日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巴西贝伦气候大会上的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