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太师
初冬清晨,铜仁市碧江区川硐街道小江口村的“强村工坊”已是一片忙碌的景象。村民杨彩云熟练地分拣、装袋柚子,“家门口就有活干、有钱赚,生活过得红红火火。”
这座“强村工坊”既是村集体经济果蔬上市季的分拣、储运车间,更是村民们稳定增收的就业平台。小江口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向静满是自豪地说:“村集体通过发展柚子、黄桃、蜂糖李、蔬菜等产业5200余亩,年均发放劳务工资120万元,一年四季群众都有活干。”
在松桃自治县孟溪镇矮屯村的强村玩具工坊里,同样是一番忙碌景象。村民们加工的产品大多是国际潮流的泡泡玛特盲盒和迪士尼公主摆件,依托招商引资企业贵州乐嘉文创公司的带动,去年工坊实现产值1亿元,发放劳务工资超2000万元,每天产出10万件单品,远销海内外。
在铜仁,小江口村的果蔬工坊、矮屯村玩具工坊,只是该市473个“强村工坊”的生动缩影。这些工坊以农特产品营销、来料加工、茶叶工坊、电商直播、农旅融合等多业态发展方式,累计带动5.5万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近年来,铜仁市先后投入2.1亿元财政衔接资金,将乡村发展、群众就业、家庭照护等有机结合,大力培育各具特色优势的“强村工坊”,有效盘活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