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用爱为老人撑起一个温暖的家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张婷婷 通讯员 陈露

11月3日中午,在七师一三一团鸿翔护理院餐厅里,护理院院长王智慧将热腾腾的午饭送到一位老人桌上,轻声叮嘱:“今天的饭菜都是你爱吃的,要多吃点哟!”老人笑意盈盈地点头应着。

在王智慧眼里,养老院的老人们和自己的父母一样亲,她像对待父母一样关爱着每一位老人。多年前,她失业后回到团场和父母同住,每天为父母洗衣做饭、擦桌扫地,陪父母在院子里散步聊天。看着团场里那些和父母同龄的老人们也日渐年迈,其中一些老人因为儿女不在身边无人照料,她心里生出一个念头:“我能照顾好自己的爸妈,也能照顾更多老人安享晚年。我要给更多老人一个温暖的‘家’!”

带着这份初心,2006年,王智慧咬牙借贷30万元,在一三一团建起了鸿翔护理院。可刚起步,现实就给了她沉重一击。

“快入冬的时候,供暖锅炉要修、工人工资要发、燃煤要采购,手里的钱周转不开。”更让王智慧痛苦的是,那段时间她的母亲突然离世,双重打击让她承受了巨大的身心压力,“多亏邻居送来一车煤,才帮我们熬过那个冬天。”

开春后,王智慧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发宣传单,每天带一个馍馍,饿了就啃两口,直到深夜回家才能吃上一口热饭。支撑她扛过来的,始终是最初的想法:不能让信任她的老人失望。

如今,这份初心已在养老院落地生根。入住两年的老人王莲芝拉着王智慧的手,眼里满是感激:“我儿子残疾,我们母子俩在这儿住了两年,日子过得踏实又舒心。”

从创办之初到现在,十九个除夕,王智慧都陪着院里的老人一起度过。有一年春节,院里一位老人突然离世,她远在青岛的女儿赶不回来,急得在电话里哭。王智慧安慰道:“别着急,有我呢。”挂了电话,她细心帮老人擦身、换衣,动作轻柔得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路陪着送到殡仪馆。老人的女儿回来,紧紧抱着王智慧泣不成声,事后还特意送来锦旗。

这些年,王智慧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每年都会外出学习先进的养老理念和服务模式。如今,鸿翔护理院与多所学校开展校企合作,每当有学生来实习,她都会带着大家组织联欢活动,并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安排当“小老师”。不少学生实习结束后,都主动选择留下来,让这份敬老初心有了更多传承者。

十九年悉心耕耘,终有回响。如今,王智慧已开办3家服务机构——位于一三一团的鸿翔护理院、一二四团鸿祥养老院、一二四团日间照料中心,更多老人和残疾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照护。

近年来,鸿翔护理院先后获得自治区“一级养老机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AAA社会组织”等荣誉,王智慧也被评为“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

目前,在王智慧的服务机构里,已有150余名老人、70余名护工。护工马川英说:“王院长待人真诚,对老人更是尽心尽力。跟着她干,我感觉很踏实。”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用爱为老人撑起一个温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