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大众日报
11月19日,青岛地铁完成山东省首笔数据知识产权价值转化项目。这一创新案例为山东和全国轨道交通行业数据知识产权全流程转化运用树立了样本。
数据知识产权是指权利主体对于依法依规获取,经过一定规则处理形成的,具有实用价值、智力成果属性以及非公开性的数据集合,享有自主管控、加工使用、经营许可和获得收益等权益。
据悉,11月5日,青岛地铁班组建设数据获得山东省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颁发的《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并将该数据知识产权许可授权给下属公司青岛青铁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该公司基于此数据知识产权向外省轨道交通企业提供专业数据服务,实现“数据治理—产权登记—授权运营—价值转化”的全流程闭环。
“我们在此基础上,包装形成了班组建设理论精品课、班组建设规划咨询、样板班组打造、班组建设驻场实施等一系列班组建设咨询服务产品,为客户提供从理论到方法到实践的班组建设专业数据服务。”青岛青铁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宏宇表示,目前,该产品已成功应用到与昆明地铁4号线的签约项目中,将为客户建立涵盖班组创建、成员管理、过程考核、验收评估等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完整班组建设数据体系。此次咨询实现从数据资源到数据知识产权再到商业服务的转化,打造出可快速复制的全流程实践模板,为国有企业破解“数据资产价值难转化”问题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
数据资产作为新兴资产类别,蕴含巨大潜力。青岛是近10年来国内地铁建设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目前已开通运营8条线路352公里,在建8条线路154公里。在线路建设运营过程中积累了海量的数据和丰富的资源场景。
如何让这些“沉睡”的数据真正“活”起来,有效用起来?作为市级数据资源入表试点企业,青岛地铁集团印发《数据要素管理工作推进方案》,积极探索轨道交通领域的数据价值转化路径,在入表方面建立了一套标准化、可复制的全流程体系,《商业保理数据资源集》《地铁线网客流分析数据产品》分别在省、市数交所完成登记入表,开创了轨道交通领域数据资产入表新实践。
以《地铁线网客流分析数据产品》为例,青岛地铁通过数据治理、合规评估、登记确权、质量评价、资产评估等多个环节,成功打造地铁线网客流分析数据产品。该产品具备时间、空间多维度查询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公共交通管理、商铺选址、广告投放、客流管控、行车安排等场景,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去年8月,青岛地铁线网客流预测分析数据集数据产品成功获得山东数据交易平台颁发的数据资产登记证书,完成数据资产入表,第三方机构评估价值约3200万元。该数据产品成为青岛市属企业中首个通过省级平台登记确权的数据资产。
目前,青岛地铁已完成山东省数据交易中心、青岛市大数据交易中心、青岛数据资产登记评价中心等省市权威数据资产登记,有效确保交易“资产合规、资金安全、交易真实、标的可控”。
青岛地铁集团企业管理与风控部副部长徐桂春介绍,目前,集团已形成16项数据资产,评估价值超过2.3亿元,入表金额600余万元,在全市国企中保持领先,为后续数据产品的市场化流通奠定坚实基础。
随着从资源到产品到资产再到资本的增值流程打通,青岛地铁的数据资产资本化也实现创新突破。去年,商业保理数据资源集获得民生银行融资授信额度6000万元,青岛地铁成为全行业首个完成数据资产资本化的企业。近期,青岛地铁还打通数据资产证券化(ABS)路径,以数据资产为质押发行证券化产品,募集用途不受限的资金,产品方案获深交所认可,拟发行总储量20亿元、首期10亿元的证券化产品,争创轨道交通行业数据资产证券化首单产品。
“我们将持续挖掘高质量数据资源,打造更多高附加值的数据产品,加快推进数据资产融资与交易。同时,我们正在建设数据资源管理平台,实现确权、登记、计量、交易的智能化管理,让数据真正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徐桂春说。
下一步,青岛地铁将以“数据高质量供给、高效率流通、高水平应用”为目标,强化数据资源的采集、治理、挖掘、整合和设计等全链条管理,打造高附加值数据产品。聚焦数据应用场景开发、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建数据要素发挥乘数效应的主阵地,使数据“供的出”“流的动”“用的好”,持续推动数据资产的创新应用与发展,健全数智化管理,拓展资本化融资渠道,使数据资源加快从“资源优势”转化为“收益优势”,促进更多地铁数据要素在统一大市场中高效流动,打造“轨道交通+数据要素”融合发展的青岛样板。
(大众新闻记者 白晓)
编辑: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