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军事科学院)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我们“积极识变应变求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以历史主动精神克难关、战风险、迎挑战”。对军队党员干部来说,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过硬执行力抓好“十五五”规划落实,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要紧紧围绕全力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精准把握时代脉搏,积极防范化解风险,掌握军事变革先机,高质量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恩格斯讲,社会主义社会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变化是绝对的;同时,事物的变化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的。从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观念;从改革开放时期的“闯”,到新时代新征程的“创”……回顾历史不难发现,变革总体上是历史常态,中华五千年始终充满着变革精神。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变局范围之宏阔、程度之深刻、影响之久远,都十分突出。尤其要看到,“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军事领域也正发生着又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识变应变求变,既是治国理政的时代要求,也是每名党员干部适应深刻变化的形势履职尽责的能力需要。广大党员干部能不能积极识变应变求变,事关强军事业能否保持正确航向、持续攻坚克难、不断开创新局面。
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党员干部当胸怀两个大局,提高思想站位。这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谋划各项工作,要以这两个大局为基本出发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正是因为我们党能科学研判时与势、辩证把握危与机,因应时代变化、回答时代课题,我国才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时代新篇章。实践充分证明,从两个大局出发,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就能应对变局、破解困局、推动发展,就能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必须增长识变之智。1930年冬,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这样描绘未来胜利的前景:“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识变是应变、求变的前提。面对变化,党员干部不能“乱花渐欲迷人眼”,而应“不畏浮云遮望眼”,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形势变化,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分析形势、准确把握大势,变“遇见”为“预见”,在变化中抢抓机遇。应把握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危与机的互变规律,既看优势和条件,也看困难和挑战;既看当前和局部,更看长远和全局,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看清变化的本质,从而精准抓住影响变局的关键因素。
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必须掌握应变之方。“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遇到危机不可怕,可怕的是迷惘、悲观和无所作为。转型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如何治理?备战打仗中的短板弱项如何攻克?规划执行中的堵点卡点如何打通?面对风险和挑战,不仅要乘势而上、抓住机遇,更要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党员干部只有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激扬“踏平坎坷成大道”的豪情壮志,凝聚“风雨无阻向前进”的智慧力量,才能下好化危为机“先手棋”、打好转型升级“主动仗”,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在经历风雨中发展、在应对挑战中成长。
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必须培养求变之能。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一切战争指导规律,依照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依照战争的发展而发展;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抓好规划落实,需要摒弃“守成”态度。因循守旧、迷信经验只能亦步亦趋,甚至落伍掉队,贻误事业发展。当前,我军建设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军事实践的范围和领域大大拓展。同时,建设理念、建设思路、建设模式和建设方法等方面也有不少亟待改进的地方。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奋斗姿态,勇于当先锋、打头阵,绝不做过客、当看客,保持求变的清醒、鼓足求变的勇气、坚定求变的信心、增强求变的本领,着力改进不合时宜的指导方式,转变陈旧僵化的思维模式,破除狭隘局限的路径依赖,向深化改革要发展动能,向科技自强要硬核实力,推进军事治理现代化,不断获得发展进步的生机与活力,全力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作者:范 晶 翟亚威)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