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郭阳琛 张家振 南通报道
5000余名建设工人日夜奋战,厂区主体建筑已见雏形。11月14日,《中国经营报》记者走进蓝海新材料(通州湾)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蓝海新材料”)项目建设现场看到,总投资500亿元的大型项目正如火如荼抢工期。
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机遇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推动更深层次接轨上海、更宽领域融入苏南,经济总量连跨多个千亿级台阶。2020年,南通市GDP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2024年,GDP超1.24万亿元,增速位居全国27个万亿城市第二位。
过去五年,南通市船舶海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纺织、高端装备、新能源等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总产值突破1.2万亿元。其中,船舶海工、高端纺织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南通制造的金字招牌。
“十四五”期间,南通市如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日前,记者赴南通市崇川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南通开发区”)、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以下简称“通州湾示范区”)等地实地采访调研,试图解开南通市经济高速增长背后的新动能密码。
开发园区催生新质生产力
11月3日14时,在蓝海新材料高端聚烯烃新材料项目现场,随着总指挥一声令下,重达170吨的巨型球形钢网架精准抵达11.90米高的设计位置,历时约28小时的中心控制室网架整体顶升作业圆满完成,标志着项目建设进入新阶段。
蓝海新材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心控制室是蓝海新材料高端聚烯烃新材料项目的“大脑”和指挥中枢。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位于通州湾示范区,总投资500亿元,计划建设100万吨/年乙烷蒸汽裂解、10万吨/年裂解汽油加氢装置及下游新材料装置,投产后预计年收入超200亿元,税收贡献超10亿元。
上述蓝海新材料负责人表示,为支撑先期高端聚烯烃新材料项目的原料需求,公司已经建设了5万吨级的码头。此外,项目远期规划建设30万吨级的液体散货码头。
而在80多公里外的南通开发区,龙头企业星源材质(南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通星源材质”)62条生产线正“火力全开”。
时间拨回至2021年6月,南通星源材质与南通开发区签约,项目总投资112亿元,分三期建设,占地超800亩,从事锂离子隔膜制造。目前,公司已完成30万平方米综合大楼及厂房建设,8条湿法主线、33条涂覆生产线和20条干法线投产。
“项目全面达产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低碳隔膜生产基地,2024年已实现销售约14亿元。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飞速发展,今年动力电池普遍供不应求,我们的锂离子隔膜订单也‘水涨船高’,预计2026年春节期间都会加班加点交付订单。”南通星源材质相关负责人表示。
南通开发区相关负责人直言,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经开区,南通开发区正大力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和新能源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目前已引进1000余家外资企业落户,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90多家在这里投资,共享发展机遇。
据介绍,依托众多开发园区,南通市已形成船舶海工、高端纺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和新能源等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2024年产值突破1.2万亿元。未来3年内,南通市将建成不少于30家辨识度高、承载力强、产业集聚的特色产业园区。
工业锈带“变身”生活秀场
在长江岸边,南通长江体育公园正成为市民和游客娱乐休闲的新地标。
据了解,南通长江体育公园规划建设总面积42公顷,位于狼山国家森林公园与滨江生态花海之间,今年8月底刚刚启用,拥有2公里长江岸线,是万里长江沿线为数不多的“零距离”滨江体育公园,整体分为足球公园段、社区友好段和休闲时尚段三段。
过去,这里是狼山港区的码头和堆场,也是中国最大的硫磺码头,但南通市很快面临“靠江不见江”的困局。2016年。随着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战略深入推进,南通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向沿江污染问题开刀。
据介绍,2018年,狼山港区集装箱作业区整体搬迁至通海港区;次年,狼山港务分公司、江海港务分公司相继搬迁。原有的2626米生产岸线、1980亩陆域土地陆续腾退,重新调整为生活型、生态型岸线。
记者从南通市生态环境局方面了解到,以五山及沿江地区生态修复为突破口,南通市自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约120亿元,关停203家“散乱污”企业,修复12公里长江岸线,新增超6平方公里森林绿地。
“我们按照‘产业退、港口移、城市进、生态保’的总体思路,通过系统治理有效改善了沿江滨江地区的生态环境,创新采用‘生态修复+功能活化’模式,于港池到滨江公园段规划建设南通长江体育公园。”南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南通长江体育公园正在加速探索文体旅商融合发展模式。今年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滨江之链·恋在南通 2025南通文旅乐购嘉年华”系列活动在长江体育公园举行,累计吸引超40万人次,参展单位线上线下销售超1000万元。
“在海港引河与港池之间,南通长江体育公园还规划设计了休闲时尚段,穿插布置攀岩馆、轮滑场、音乐草坪等多类体育休闲设施。”作为建设运营方,南通城建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南通长江体育公园已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未来,该公园将与周边邮轮港、高端酒店、特色街区融为一体,汇聚前沿潮流与活力。
“下一个万亿GDP”在沿海
如果说沿江地区是南通市顺利跻身“万亿GDP俱乐部”的支撑点,那么“下一个万亿GDP”承载区将在沿海。
走进通州湾示范区的高端装备临港产业园,一个长191米、型宽39米、型深29米的“庞然大物”格外引人注目,这正是由天顺海工正在建设的LDV FSO(浮式存储和卸货平台),主要用于东南亚水域离岸油气田开发。
时间拨回至2022年12月,为完善公司海上风电整体产能战略布局,天顺风能斥资20亿元收购位于通州湾示范区的江苏长风海洋装备制造公司100%股权,成为天顺海工四大基地之一,为公司业务“陆转海”转型铺路。
记者了解到,天顺海工通州湾基地项目一期投资13亿元,用海面积约257亩,岸线286米,主要从事海上风电升压站、导管架及塔筒生产,2024年实现应税销售7.6亿元。
2025年2月22日,LDV FSO海洋工程EPC项目开工。该项目由天顺海工与新加坡瀚辰精英集团共同承建,预计2026年5月竣工并交付。该平台空船重量达1.4万吨,储油量达56万桶。
“考虑到海工装备的物理特性,尤其是高附加值的油气模块,运输成本及人力成本在整体成本结构中占比很高。”上述天顺海工通州湾基地项目负责人进一步表示,通州湾示范区滨江临海,港口直接连通世界,产品直达海外市场,运输条件优越。正是这些优势,共同支撑将通州湾基地打造成公司“最强海工基地”。
“目前,通州湾高端装备临港产业园已签约落户23个项目,含10家专精特新企业,总投资约410亿元。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约530亿元,税收约28亿元。”上述通州湾示范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
据统计,通州湾示范区现有涉海经济活动单位超250家。其中,涉海规上企业80家,占全部规上企业的30%。2024年度涉海企业应税销售增长113.6%、涉海项目固定投资增长241%,涉海企业生产总值占GDP比重约30%。
这正是南通市海洋经济蓬勃发展的缩影。2024年,南通市实现海洋经济生产总值2606亿元,占据江苏省1/4份额。南通市明确,将着力建设全省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力争涉海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