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金融赋能智造跃迁 疏通中国制造升级脉络

中经记者 张漫游 北京报道

在北京航天科恩实验室设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恩”)实验室里,一台看似普通的通风橱装上了灵敏的风速传感器和智能报警系统,不仅能够自动感知人员靠近,还能实时调节风量,犹如一台“会呼吸”的智慧化设备。

这台小小的通风橱,是中国制造业从传统“制造”向先进“智造”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航天科恩通过将这类实验室设备接入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从单一产品制造向提供“智能即服务”整体解决方案的跨越,背后正是工业互联网推动制造业全链条深刻变革的体现。

然而,《中国经营报》记者调研发现,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工业互联网发展面临前期投入大、技术验证难、盈利周期长等挑战,亟须金融“活水”精准灌溉。

值得期待的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这为工业互联网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目前,金融机构通过“陪伴式”金融服务模式,为工业互联网企业提供全周期的金融支持,助力中国制造在数字化浪潮中实现高质量转型升级。

从“月嫂”到“博导”的全周期护航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工业互联网正重塑传统制造业的格局。

“工业互联网的价值,远不止于经济账。”北京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文静向记者分享了一个炼钢企业的案例。过去,炼钢过程中产生的煤灰持续附着在烟囱内壁,堆积到一定厚度不仅可能堵塞烟道、降低热效率,甚至存在烟囱坍塌的风险。按照行业传统做法,企业需定期组织工人进行清理,然而由于无法精准判断煤灰实际堆积情况,清理时机往往难以把握:清理过早,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增加成本;清理过晚,则可能埋下安全隐患。

引入工业互联网技术后,烟囱内部加装了传感器、实时监测硬件与数据传输系统,通过定制化系统使企业得以对煤灰厚度进行持续监控与智能预警。“系统能根据实际运行数据和外部环境变化,精准判断清理时机,实现按需清理。更重要的是,一旦出现异常状况,系统立即发出警报,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张文静说,“这一改变不仅实现了降本增效,更重要的是守护了工人的生命安全,保护企业财产安全。这正是发展工业互联网带来的难以量化的深层价值。”

事实上,工业互联网并不是对传统设备的单一技术升级,而是一场贯穿研发、生产、管理、服务全链条的系统性革命。它通过实现人、机、物的全面互联,构建起实时感知、智能决策、精准执行的数字孪生体系。对制造业而言,这意味着效率的跃升与模式的颠覆。正如航天科恩的通风橱,已从过去被动执行指令的工具,转变为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的智能终端;从原本孤立的单一设备,蜕变为整个系统中有机协同的节点。

“我们希望能为企业提供从‘月嫂’到‘博导’的全周期支持。”张文静这样形容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区的使命。张文静表示,在公共服务平台方面,园区将依托政府、科研院所共建工业互联网技术要素,优化配置公共服务平台、互联网技术与产品测试验证平台。“目前,我们已经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建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正是为了帮助企业集中精力,攻坚核心研发。”

然而,在资金方面,记者调研发现,多数工业互联网企业尤其是手握核心专利的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研发强、融资难”的困境,因缺乏抵押物、短期盈利能力不足,难以获得传统信贷支持。对此,金融服务须从“输血”转向“赋能”,从“阶段性帮扶”转向“全周期陪伴”。

张文静介绍,入园企业可以获得两只基金的支持。其中,赛富工业互联网子基金于2023年2月正式成立,这是北京市石景山区设立的首只工业互联网产业基金,总规模达1.75亿元。此外,首期规模为1.01亿元的石景山中关村科技创业投资基金也即将落地。“园区与银行合作的核心目标,是为入园企业提供空间租赁、购房按揭、经营贷款等多元化金融方案,尤其帮助初创企业在亏损阶段获取宝贵的启动资金支持。”

作为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的合作伙伴,浙商银行(601916.SH)推出“善科陪伴计划”,以“全周期、全链条、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聚焦企业初创、研发转化、引入创投、稳链固链、企业出海、股权激励、IPO上市、回购增持等金融服务场景,据此迭代推出专属产品,为企业提供“融资、融智、融服务”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赋能企业发展壮大。

“在我们审批的工业互联网客户中,很多是尚未盈利、仍处于投入期的企业,财务报表也不够亮眼。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技术具备前瞻性且商业化进程清晰。”浙商银行北京分行公司银行部产品支持中心高级经理张宁指出,“银行融资与股权融资并非替代关系,而是优势互补的组合。银行融资在成本方面具有优势,我们很愿意和各种直接融资方式形成合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据了解,在助力各类园区小微企业成长的过程中,浙商银行北京分行已经有诸多实践经验。截至2025年9月末,该分行已累计服务30个产业园区、460余家入园企业,投放融资支持超25亿元。

把“沉默数据”变成“滚动资本”

如果说全周期金融支持解决了工业互联网企业“活下去”的问题,那么如何激活数据、知识产权等新兴无形资产,则成为决定企业能否“活得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

“数十万条车辆供需数据,能换来上千万元的信用贷款。”这是张文静在调研物流企业时遇到的典型案例,也揭示了工业互联网的核心特征——数据已成为新的生产要素。

经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测算,2024年全国数据产业规模已达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17%。如何将“沉睡数据”转化为“滚动资本”,是行业共同探索的重要课题。

传统信贷体系建立在厂房、设备等有形资产抵押之上,而科创企业的核心价值往往隐藏在代码、算法与数据流中。面对这一矛盾,金融机构须重构风控模型与评估体系。

“对于科创型企业,我们不仅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报表,还注重与专业人士深入探讨,以全面理解企业在行业链条中的位置及其技术是否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和商业化应用。”张宁告诉记者,从浙商银行的情况看,总行设立产业研究院,对重点行业进行深入研究,并设立科创金融部次一级部门,负责推动和管理全行科技金融业务,强化科技金融专业化发展;分行则积极了解北京地区的产业布局,与园区、商业化基金及行业协会等多方深度合作,从而提供更具针对性的金融服务。

作为浙商银行集资产管理与融资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善融资产池”突破传统资产池只接纳存单、国债、票据款等标准化资产的局限,积极探索为仓单提单、数据资产、无形资产等非标资产赋予价值,让企业的“隐形资产”能够快速转化为“可用资金”。

不过,张宁也表示,目前对于无形资产价值认定仍存在一定难度,主要瓶颈是缺乏市场公认的、统一的评估标准和权威评估机构。“尽管如此,我们在为企业提供信用授信时,已经开始将客户拥有的知识产权、有价值的数据资产等纳入综合考量和授信评估的参考范畴。随着国家层面政策支持的不断强化,以及专业评估机构的逐步涌现和发展,数据资产的有效认定、登记和市场化变现渠道将会越来越通畅。届时,数据资产将显著提升企业的授信额度和融资可能性。”

为盘活企业的各类资产尤其是数据资产,金融机构正在通过多种方式挖掘数据价值。“过去,供应链上的企业融资多依赖核心企业的背书和信用支持,而现在,通过接入核心企业的上下游实时交易数据,银行能够自主设计风控模型,并依据动态数据和闭环资金管理为上游供应商灵活配置融资额度。”张宁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金融赋能智造跃迁 疏通中国制造升级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