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农观)
来源:新农观
小麦冲上1.3元/斤后,市场很激动,主要表现为一方面,陕西一突破新高,其他地区也跟着涨价;另一方面呢,储备小麦拍卖成交再次走高,并再次出现大面积溢价。
不过,和上回差不多,刚冲上新高没两天,小麦就又有落价的了。
首先是部分高价的企业开始回调了,然后部分地区也开始跟着回调。
这刚冲高,市场的鸡血刚打完,怎么扭头就下跌了呢?
而正好有一个消息,美国农业部近日披露,中国最新订购了13.2万吨的美国小麦,供货期为2025/26年度。
于是,就有人把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了。
但我觉得是多虑了,或者说只是个巧合罢了,小麦的冲高回落和订购美小麦没啥直接关系。
因为本来自中美贸易缓和以后,市场之前就传出中国采购美国小麦的消息,称中国订购了2船共12万吨美国小麦。
消息出来以来,国内小麦倒是没啥动静,美小麦却下跌了,原因是采购的量比之前市场预期的少,所以引发了美小麦下跌。
而且我们进口小麦主要有两个目的,一个直接是饲料小麦,另一个是食用小麦,但与国内品种差异化,主要是调剂品种,所以对小麦的直接威胁并不大。
再退一步说,13.2万吨数量也不大,而且只是刚刚订购,还没装运呢,所以市场根本犯不上着这个急。
所以,小麦的冲高回落另有原因,那就是2个字:恐高。
小麦之所以再次冲高,主要是市场对小麦进入饲料替代的预期明显增加了。
因为华北玉米不仅是质量分化的问题,前段时间还传出伏马毒素的问题,这使得小麦进入饲用的大门再次打开。
并且根据市场预计,替代的量级可能将达到2000万到3000万吨。
而托市收购结束以后,小麦的市场流通本来就偏紧,这么一来,小麦的看涨情绪自然就更加提升了。
看涨情绪虽然提升了,但随着小麦再创新高以后,恐高情绪也在增加。
一方面是部分持粮主体开始有了落袋为安的心态,于是上量有所增加。
另一方面呢,随着冬播接近尾声,托市拍卖开启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现在市场的关注力都集中在了托市拍卖上,越想就越恐高,也就更加剧了卖粮的心理。
小麦上涨,更多是基于饲用预期的增加,但话说回来,这只是预期,至少现在饲料企业还没有大肆采购小麦呢,所以小麦的流向主要还是面粉厂。
但小麦这么一涨价,面粉厂就接不住了。
虽然说面粉企业库存都不高,但是下游面粉走货一般,小麦再这么一涨价,就真有点招架不住了。
所以小麦上量刚一增加,落价也就随之而来了。
不过,小麦的冲高回调也并不意外。
因为小麦的替代最终还要看玉米,虽然说现在玉米也涨价了,但是与小麦的价差仍然不小,小麦的替代优势并不明显。
所以脱离了玉米行情而单边上涨的小麦自然也就很难持久。
但我认为小麦虽然回调,但大跌的概率很小。
一方面,大家都在关注这个托市拍卖。
但我认为托市拍卖不会太干扰小麦市场,因为拍卖也不是一锤子买卖,这次拍完下次就拉倒了。
所以不会一上来就来个最底价,那后面的就没法拍了。
另一方面,虽然冬播快结束了,但晚播是事实,而且谁也不能保证小麦一定不减产不减质。
所以在新麦产情没有完全确定之前,小麦也不会轻易看跌。
至于说后续小麦还有没有机会,我觉得还是要看玉米。玉米没有全面发力前,小麦难有持续行情。
Hehson合作大平台期货开户 安全快捷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