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月21日)
粤港澳大湾区灯火如昼
点燃亿万激情的十五运圣火
在闭幕式上逐渐熄灭
但广东云浮的曲棍球场
另一簇火
早已燃烧了27个昼夜
这是一支由湖北广播电视台
组成的“光影铁军”
他们用镜头作剑
以转播车为马
在无声的战场上
为全运会刻下了一场
“硬核”的江湖传奇
云浮亮剑:曲棍球场上
无声的江湖
粤港澳大湾区华灯绽放之时,广东云浮的曲棍球场早已剑鸣匣中。10月24日,湖北广电负责赛事转播的34人团队如侠客夜行,提前悄然入驻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开始筹备战斗。其实,10月30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曲棍球比赛才在广东云浮正式拉开战幕。而从入驻那天算起,信号制作团队便开启了一场持续27天的“马拉松”。他们用镜头作剑,以转播车为马,在91.4米×55米的绿茵场上,为千里之外的万千观众劈开一道通往赛场的时空隧道。
硬核装备:十八般武艺
破局“小球大场”
曲棍转播本是武林绝学。芥子般的小球在偌大草场飞驰,恰似暗器破空。
“镜头必须预判轨迹,稍纵即逝。”摄像师道出其中玄机。团队祭出5只厢式长焦镜头如鹰隼锁目,4K/8倍速超级慢动作让瞬息轨迹无所遁形。
湖北广播电视台首席主持人高越男亮出底牌:“本届全运会,我们投入4K加5G转播车等先进技术,以国际赛事标准,确保每一帧画面精准传递赛场激情。”4K HDR影像与5.1.4多声道三维声技术交织成天罗地网,将赛场每一个呼吸、每一次击球化作立体江湖。
铁军布阵:34位英豪的
精密棋局
34人战队如星宿列张,赛事管理、信号制作、技术支持、后勤保障四大堂口各守其道。提前七日进驻排兵布阵,设备架设如绣花描金,转播计划似行军舆图。
湖北广播电视台制作中心副主任张伟执棋而弈:“长战线更需强协作。我们以模块化分工,确保导播、技术、后勤无缝衔接。”这支由湖北经视、湖北广电制作中心等多家单位联袂组建的湖北广电重型合成旅,在16个比赛日58场“马拉松式”转播中,以零故障战绩印证了湖北电视铁军的超凡能力。
这是湖北广电第三次在全运会曲棍球项目亮剑,背后是自2009年山东全运会以来,数十场大战的功力沉淀。这些大战包括:2009年山东全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3年辽宁全运会、2017年天津全运会、2017年山西青运会、2019年武汉军运会、2023年杭州亚运会、8届武汉网球公开赛等,公用信号制作项目涵盖曲棍球、棒球、武术、散打、藤球、网球、跆拳道等多个项目。
破壁之战:资源困局中的
匠者仁心
云浮虽非广东富庶之地,却以“办好一场赛,提升一座城”的魄力打造国际级赛场。转播团队在有限资源中见招拆招,与当地百姓携手共筑传输天路。
团队成员在连续作战中笑言:“硬件不够软件补,条件越受限越要拿出湖北广电人的硬骨头精神。”犹记2009年山东全运初试啼声,历经广州亚运、辽宁全运、天津全运、山西青运、武汉军运、杭州亚运及八届武网的千锤百炼,如今在云浮再写传奇——这是技术突围战,更是江湖道义篇。
湖北广播电视台经视频道总监李鹏直言挑战:“体育赛事转播水平代表一家电视机构的综合实力。曲棍球转播也是全运会赛程最长、难度最大、强度最高的项目之一,我们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以曲棍球赛事为支点,全力做好武汉网球公开赛、大湾区全运会等赛事的公共信号制作工作,用高质量的转播水平,冲刺明年名古屋亚运会的转播资格,力争在国际赛场上亮剑,向全球观众展现湖北力量。”
以光影为桥,架起荆楚与世界的对望;以匠心为炬,照亮广电人逐梦的征程。
光影证道:镜头里奔涌的
匠心精神
当曲棍球赛落幕,掌声属于运动员,也属于幕后这群“光影匠人”。湖北广电信号制作团队的精准呈现,让曲棍球的力与美突破地域限制,触达万千观众。
当最后一场曲棍球赛尘埃落定,镜头虽寂,赛事的影响却声名远播。
十五运会主转播机构PQC(节目质量监控部门)点赞:“我们尤其要表扬的是曲棍球转播团队,作为本届全运会比赛日最多的团队,他们在16个比赛日内完成了58场、超过120小时的信号制作任务,信号制作稳定,团队表现优异!”
湖北健儿在赛场上摘金夺银之时,这支转播铁军同样在无形赛场为荆楚争光。正如团队一名成员所言:“镜头无声,却是体育精神最响亮的声音。”他们以镜头为笔,信号为墨,在全运长卷上挥毫写下——江湖路远,匠心不朽;楚天极目,“荆”彩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