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深圳市农产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农集团”)在公司吉农会议室接待了国信证券、南方基金、大成基金、宝盈基金等4家机构的特定对象调研。调研围绕公司核心竞争优势、全国市场组网联营、亏损市场减亏措施、数字化转型进展等核心议题展开。据介绍,深农集团近三年旗下农产品批发市场年均交易量超3300万吨,年均交易额超2500亿元,作为国内农产品流通领域龙头企业,其全产业链布局与“数字菜篮子”战略备受机构关注。
投资者活动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 | 特定对象调研 |
|---|---|
| 形式 | 现场 |
| 参与单位名称及人员姓名 | 国信证券 柳旭、南方基金 周浩、大成基金 刘晓琳、宝盈基金 李亚凡 |
| 时间 | 2025年11月21日13:30-17:30 |
| 地点 | 深圳市农产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吉农会议室 |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姓名 | 董事会秘书 江疆、董事会办公室专员 刘小丹 |
公司基本情况与战略布局
深农集团成立于1989年,1997年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历经36年发展,已在全国20余个大中城市投资建设35家实体农产品物流园项目,形成国内最具规模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体系。公司以“现代农产品流通全产业链资源提供商和服务商”为战略定位,锚定“数字菜篮子”目标,业务涵盖农产品标准化基地种植、冷链加工集配、批发市场运营、城市食材配送、单品品牌打造及进出口贸易等全产业链环节。
据介绍,公司近年来持续推动产业链协同与价值重构:在基地端,已在海南、宁夏、四川等多个省份布局标准化种植基地,培育板栗金薯、攀枝花芒果等优质单品;在流通端,成功引入马来西亚鲜猫山王榴莲、委内瑞拉冷冻带鱼等进口农产品;在消费端,城市食材配送业务覆盖医院、学校等优质客户,并通过“福市集”等活动塑造品牌价值。
核心议题回应:优势、挑战与转型路径
核心竞争优势:35家物流园构建全国网络,全产业链服务能力凸显
针对机构提出的核心竞争优势问题,公司表示,经过36年深耕,已形成三大核心优势:一是全国性网络布局,35家实体物流园覆盖20余个大中城市,形成“全国一张网”的流通枢纽;二是全产业链服务能力,从基地认证、食品安全检测到品牌培育、进出口贸易,提供供应链“一站式”服务;三是数字化工具赋能,通过深农聚合支付交易系统等提升市场与商户交易效率,加快数字化转型。
组网联营深化:多区域联动与业态创新并举
在全国市场组网联营方面,公司透露多项重点举措:一方面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成都新津项目推进工程建设,上海惠南项目开展规划,广州南沙项目获取用地,长沙、广西等地市场启动二期建设;另一方面推动多区域业务融合,如西安海吉星联动多地市场开展苹果联营贸易,成都海吉星通过“产地直供+市场联营”机制推动“深农甄选”产品全国流通,惠州海吉星探索“南菜北运”模式。同时,各地市场通过业态创新提升效率,如上海设立生鲜车板交易专区、长沙打造小龙虾专营区、惠州建设“休闲食品交易中心”融合文旅与直播模式。
亏损市场治理:差异化定位与资源整合并行
针对亏损市场减亏措施,公司表示将采取差异化策略。以南方物流项目为例,依托毗邻平湖海吉星市场的区位优势,计划打造华南海鲜、水产品集散枢纽,并通过公开招标委托专业运营资源加速培育。其他亏损市场则通过引入战略合作伙伴、扩大招商、整合周边资源等方式优化业态组合,提升运营效率。
数字化转型:从支付系统到价格平台,构建“数字菜篮子”
数字化建设是本次调研的焦点之一。公司介绍,目前已推进多项数字化举措:一是推广深农聚合支付交易系统,提升市场与商户交易效率;二是升级来货报备管理、门禁无人化管理等系统;三是上线“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采集与发布平台”及“深农价格”微信小程序,提供价格查询、趋势分析等功能;四是推进农产品供应全流程追溯体系建设,应用标准转运载具实现流通标准化。
未来展望:聚焦全产业链协同与价值重构
公司表示,将持续聚焦农产品流通领域,以“数字菜篮子”战略为核心,推动从基地端到消费端的全链条高效协同。在业务拓展上,将继续深化城市食材配送网络(目前已在全国30多个省市开展业务,覆盖医院、学校等客户),扩大进出口贸易品类,并通过“深农甄选”等品牌培育提升产品附加值,致力于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生态平台。
| 关于本次活动是否涉及应披露重大信息的说明 | 否 |
|---|---|
| 附件清单(如有) | 无 |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