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清晨的广西昭平县昭平镇马圣村,云雾缭绕,漫山遍野的茶树层层叠叠。露珠在嫩绿的叶尖上闪烁,村民们早已身背竹篓,穿梭于茶垄之间,灵巧的双手上下翻飞,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乡村丰收图景。
“黄姐,今年雨水比较均衡,茶叶的采摘期比往年长了,收成不错吧?”昭平县鹊鸣春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党支部书记罗述长来到燕子坪茶园,熟稔地和茶农打开了话夹。
“还可以呢!”黄敏大姐脸上露出朴实的笑容,算起了自己的“幸福账”,“以前一年到头挣不了多少钱。现在好了,土地流转给公司有租金,来采茶、管护茶园,一天能挣一百多,年底还有分红。现在生活是越来越好了!”
罗述长向黄敏了解今年茶叶收成情况这片生机勃勃的茶园,正是罗述长扎根乡村12年,践行“让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初心的生动见证。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企业负责人,他多重身份的背后,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带领乡亲们走出一条以茶兴业、以茶富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
近年来,罗述长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广西青年五四奖章、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模范、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拥军模范、广西百名优秀共产党员民营企业家、广西“最美退役军人”等荣誉称号。
从“绿军营”到绿茶园的初心蝶变
2012年,服役五年的罗述长光荣退役。面对城市的诸多就业选择,他却毅然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昭平老家。家乡高达83%的森林覆盖率和“中国长寿之乡”的金字招牌,是他眼中最珍贵的生态宝藏。
“在部队,我们保卫国家的绿水青山;回到家,我要把家乡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谈及初衷,罗述长目光坚毅。他拜师学艺,开始学习种茶、制茶。经过四年的沉淀与筹备,2016年,他联合另一位志同道合的退伍军人,筹资2000多万元,创办了昭平县鹊鸣春茶业有限公司。
“当时很多人都说,种茶不用农药化肥,产量低,不划算。”罗述长回忆道,“我们要做不用洗就能喝的健康茶,做健康食品的代言人。”
这股军人的倔强和担当,被他植入企业管理中,从茶园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到生产车间的“6S”管理,再到产品质量的全程可追溯体系,处处体现着军人特有的严谨作风。公司创新改进加工设施,研发获得了“可充分烘干茶叶加工用干燥装置”等3项实用型国家技术专利,鹊鸣春的茶叶获得国家“有机食品认证”,远销全国20多个省区市。
一位党员的“共富账本”
“作为农村走出来的企业负责人、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和群众一起走好致富路,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罗述长表示,他将奋斗视角深深扎根于马圣村这片土地,他们采取“优先租用贫困户山地,优先雇用贫困劳动力”的思路,通过基地生产车间和茶园管护,为当地提供了超过500个灵活就业岗位,每年支付的劳务工资超过280万元。
在茶叶加工厂里,作为脱贫户的技术员吴庆梅正操作着揉捻机,感慨道:“罗书记不仅给了我工作,还送我去培训,现在我是技术骨干了,工资比刚来时翻了一倍多,心里特别踏实。”
罗述长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的方式,定期组织技术骨干深入农户茶园提供有机种植技术指导,多年来累计培养高素质农民和技术人才超2000人次。他将分散的农户纳入产业化经营链条,通过订单农业,确
保农户种出的茶叶不愁销路。
罗述长在指导茶农进行有机茶叶管护一位文旅融合“探路者”的实践
走进马圣村燕子坪,6个充满科技感的“太空舱”民宿散落在茶山的云雾之间,与周围的翠绿完美融合。
“我们优先招录退伍军人,他们纪律性强,执行力高。”民宿负责人林鑫介绍道,“我们在周边开发了枪械打靶、战术演练、野外生存等特色军事体验项目。很多家长专门带孩子来,感受军旅文化,磨练意志。”
罗述长向研学学生讲授茶叶知识11月13日,来自广东的游客吴玲在体验后赞不绝口:“在这里,体验制茶过程,增长了茶叶文化,玩了真人CS,下次还要带朋友来!”
罗述长抓住“为村共富乡村—粤桂数字农文旅计划”落户马圣村的契机,带领企业应用公众号、视频号、云服务小程序等数字化工具,实现了线上品牌推广、产品销售和客户管理的全流程数字化。线下策划了“喫茶实验室”这一核心IP,打造集茶旅主题研学、科普教育、茶文化体验
、茶文创售卖于一体的多功能休闲空间。
目前,通过“军农文旅”深度融合,鹊鸣春已直接或间接带动周边1000多户4000多人增收致富,每年为村集体带来15万元的稳定分红,其创建的“昭平县戎彩示范区”被认定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四星级示范区”。
罗述长身份在变,场景在变,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退役军人的本色从未改变。他正用一片小小的茶叶,串联起军民的深情,串联起产业的繁荣,串联起文化与旅游的活力,在马圣村的青山绿水间,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共富篇章。
(作者: 广西昭平县昭平镇人民政府 姚富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