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今天,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25年院士增选结果。上海有4位科技专家当选,他们是: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总师陈勇、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张文军、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孙宝德、同济大学教授李国强。
陈勇院士从事飞机总体气动和航电系统设计研究,是C909飞机系列总设计师,推动国产喷气支线客机首次迈入商业化运营和产业化发展阶段,为国产喷气支线客机技术进步作出重大贡献。他带领团队攻克了喷气支线客机安全性设计和验证关键技术,主持建立了喷气支线客机适航验证技术体系,确保我国喷气支线客机安全顺畅运营;主持C909持续改进和系列化发展,探索了喷气支线客机全生命周期的技术体系,让我国支线客机具备与国际同类飞机竞争能力。他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并获得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商飞公司工程总师陈勇
张文军院士的研究方向为图像编码与通信、宽带无线传输、系统芯片设计、媒体网络融合。2003年至2018年,他4次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奖项目分别是“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系统关键技术与设备”“高效、抗干扰无线宽带图传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高清视频网络化即时服务技术与应用”“数字电视广播系统与核心芯片的国产化”。2023年,他还以第一发明人身份,凭借“数字信号收发系统及收发方法”获中国专利金奖。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张文军
孙宝德院士从事金属材料与凝固技术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高性能金属材料熔体与凝固控制”学术带头人,研究成果为航空航天重大装备研制、特高压输电重大工程、集成电路和芯片制造等提供了关键金属材料。他发表SCI论文400余篇,被引用7000余次;获授权发明专利200余件,其中有国际专利20余件;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3项和省部级一等奖5项。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孙宝德
李国强院士从事结构工程与工程防灾研究,在高性能钢结构分析与设计、钢结构抗火与抗震领域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的成果。他领衔的“大跨度钢结构防火防腐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消能—承载双功能金属构件及其高性能减震结构”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主编或参编ISO国际标准6部、国家标准5部、国家行业标准5部;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72件、美国专利3件、日本专利2件。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李国强
此次增选后,人事关系在上海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共79人。
原标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上海4位科技专家当选》
栏目主编:黄海华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俞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