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这种癌确诊多是中晚期!很多人还在当“胃病”治,出现这4个信号别拖

来源:央视财经

胰腺癌因早期诊断率低、死亡率高、易扩散转移且治疗困难,被冠以“癌王”之称。它恶性程度高、易转移、难治疗,但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以至于被发现时往往已经是中晚期。

胰腺疾病与饮食结构密切相关,避免高脂、高蛋白、高糖饮食及烟酒等不良习惯,可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

胰腺癌的凶险之处到底在哪?专家介绍——

胰腺靠近后背,前面被胃挡着,而且症状没有特异性,所以不容易被发现。

有一部分人可能工作忙,以为自己得的是胃病或消化不良,往往忽略了可能是胰腺癌的早期信号。

胰腺癌之所以凶险,是因为大部分胰腺癌患者确诊就是中晚期,有80%左右的病人在确诊时就失去了手术机会,无法进行有效治疗。

此外,胰腺癌是比较凶险、预后差的疾病,即使做了手术,复发率和转移率也特别高。

胰腺癌早期诊断率仅5%

注意这4大危险因素

在人体消化系统中,胰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它既是“血糖调控师”,又是“消化主力军”。胰腺的病变往往难以被及时察觉,胰腺癌早期诊断率仅5%。

因此,注意以下4种能引起胰腺癌的危险因素,尤为重要。

慢性胰腺炎

与急性胰腺炎(多因暴饮暴食诱发,与胰腺癌关联较弱)不同,慢性胰腺炎是明确的癌前病变。

常见诱因包括长期饮酒(导致胰腺纤维化)、胰管结石(类似胆囊结石,易引发长期炎症)等。

胰腺病变

虽然胰腺上的大部分病变都是恶性病变,但也有部分病变属于良性病变,比如腺瘤、囊腺瘤等。

需要注意的是,良性病变也有可能会发展为恶性疾病。需要定期进行影像学复查,积极干预,防止其变为恶性胰腺癌。

吸烟、饮酒

饮酒:可引发酒精性胰腺炎。

吸烟:可导致血管病变及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

高脂饮食

高脂肪、高蛋白饮食,摄入热量过多,容易引起胰腺癌发生。

此外,糖尿病病史超过5年、家族有胰腺癌病史也属于高风险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胰腺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潜在病变。

早发现、早诊断

这些可能是胰腺癌信号

早发现、早诊断是提高胰腺癌治疗效果的唯一希望。当身体出现以下症状时,建议尽早就医检查:

腹部胀痛、腰背部隐痛

食欲明显下降(原本胃口好,近期却对食物失去兴趣);

上腹部或后背持续性隐痛、胀痛(与饮食时间无关,且休息后不缓解);

进食后不适感加重。

体重急剧下降

胰腺癌患者在疾病早期即可出现明显的体重减轻,通常一个月内体重下降5~10斤,甚至更多。这种“不明原因的消瘦”是肿瘤消耗能量的典型表现,需高度警惕。

血糖突然升高

胰腺分泌胰岛素调控血糖,若胰腺出现肿瘤导致胰岛素分泌异常,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血糖升高。尤其是无糖尿病的人群,若发现血糖值异常波动,需排查胰腺问题。

■ 黄疸

当胰头肿瘤压迫胆管时,胆汁排泄受阻,可导致皮肤、巩膜黄染(黄疸)。因此,若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黄疸,需优先排除胰腺病变。

远离胰腺癌,做好这4件事

保持健康饮食

胰腺疾病和饮食结构有很大关系,要避免长期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高糖的“厚重食物”,控制糖分与酒精摄入。

清淡、均衡的饮食有助于减少胰腺负担,降低炎症风险。

管控健康指标

体重维持在健康范围,定期监测血脂水平,避免高脂血症(血脂过高易引发胰腺炎,进而增加癌变风险)。

■ 做好血糖监测

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

■ 坚持适度运动

日常保持规律锻炼(如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不仅可以维持正常体重、改善代谢功能,还能保护胰腺健康。

来源:央视新闻综合国家应急广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这种癌确诊多是中晚期!很多人还在当“胃病”治,出现这4个信号别拖